[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生猪养殖小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2981.0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1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唐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星农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6112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生猪 养殖 小区 | ||
本发明申请提供了一种一种智能化生猪养殖小区,包括养殖圈舍、运动区、饲料存放区、防疫品存放区、污染物储池、干物质回收区、检验检疫区和污染物处理排放区等区域以及数据处理传输装置,上述区域中选择性设置有视频采集装置、射频识别装置、称重装置、采样装置和化验装置。通过上述装置采集各区域内可反映相关活动的数据信息,并将该数据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传输装置,通过处理而得到可视化的建议和结论。通过本发明申请的实施,可自动为养殖小区的管理人员提供持续、准确、科学的饲养、防疫方面的技术指导,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以及人为因素引起的偏差,有利于保证养殖小区内生猪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育肥,从而提高终产品的食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禽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化生猪养殖小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使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进一步加剧了农产品供销矛盾,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由分散向集约化的经营模式转型。为此,相关机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养殖小区。标准的养殖小区应采用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建设圈舍、统一畜禽品种、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污染物处理、统一销售等“八统一”的管理模式,标准化控制畜禽的全生产过程,以提高畜禽养殖效益。
目前,养殖小区模式在我国已发展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并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证明该模式与我国畜牧业发展要求相匹配。但由于现有养殖小区主要运营者为农户、农村集体或畜牧业集体合作组织,受限于其资金、意识形态、知识架构等因素,现有养殖小区普遍缺乏持续、科学的技术指导,使其在饲养和防疫等需要持续关注和严谨处理的、对畜禽终产品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管理过程中出现偏差,从而影响畜禽养殖效果。特别是,我国对育肥生猪的需求庞大,目前多数养殖小区的管理者为提高生猪出栏率以获得最大化利润,其饲养和防疫均难以保证科学性,使生猪在风险极高的养殖环境中育肥,严重威胁到终产品的食用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生猪养殖小区。
该生猪养殖小区包括用于育肥生猪、为其提供日常休息场所的养殖圈舍和用于为育肥生猪提供运动福利的、占地较大的运动区。
上述运动区可按区域分组、与养殖圈设置于同一建筑体中、为该区域内的生猪提供运动场所,也可独立于养殖圈舍外部、为整体生猪提供运动场所。
上述养殖圈舍和运动区均设有射频识别装置,可以识别育肥生猪所携带的射频标签,一方面用于形成生猪的追溯信息,另一方面用于自动计数生猪个体。
上述养殖圈舍和运动区间由通道连通。通道由两平行的围栏组成,两围栏间距仅容一只成猪通过。
上述通道内设有称重装置,用于记录通过该通道的生猪体重。
为保证称重装置称量结果的准确性,根据在养殖圈舍与运动区间转移的生猪数量,设置若干通道对生猪进行分流;并将将通道设置为蛇形以延长通道长度,使通道内通行的生猪个体间距扩大;进一步地,将称重装置设置于通道中部或出口端,配合称重装置的感应位点的设置,以保证单次称量单一生猪个体。
上述通道内还设置有射频识别装置,可用于对该处称量装置的辅助计数。
该生猪养殖小区还包括用于存放饲料的饲料存放区和用于存放消毒药剂和常规药品的防疫品存放区。
存放于上述存放区的饲料、消毒药剂和常规药品均装有射频标签,一方面用于形成物资的追溯信息,便于饲料、药剂、药品等物资的追踪管理;另一方面用于自动记录上述物资的用量。
上述物资的射频标签中包括物资名称、成分及其含量等数据信息。饲料存放区和防疫品存放区处的射频识别装置能够识别的信息包括物资出库状态、出库数量,以及射频标签中的全部数据信息。
该生猪养殖小区还包括通过密封管路与养殖圈舍和运动区相连、用于暂存生猪粪便和消毒药剂等形成的粪水污染物的污染物储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星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巨星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2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椰炭混合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水体抑蚊卵陶瓷组合物及其应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