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添加剂快速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2500.6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4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孙玲玲;张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玲玲;张广龙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N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汪庆朋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添加剂 快速 检测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添加剂快速检测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分光光度计、蠕动泵、检测管、驱动泵、溶剂罐、预制槽,承载底座上端面与若干预制槽、驱动泵、蠕动泵和至少一个分光光度计,每个预制槽均通过一个驱动泵与溶剂罐连通,通过一个驱动泵与一个检测管连通,检测管嵌于分光光度计内并相互并联。其检测方法包括设备预制,样品制备及检测作业等三个步骤。本发明一方面结构简单,集成化模块化程度高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有效满足不同类型食物及食物中添加剂检测作业的需要;另一方在极大的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作业成本和劳动强度的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检测作业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添加剂快速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属食品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食品生产、食用的安全性,需要对食品中所添加的添加剂种类及含量进行精确且便捷的检测,针对这一需要,当前虽然也有多种用于食品添加剂检测的专用设备,但这些检测设备往往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同事在检测过程中,无法根据检测作业的需要,灵活调整设备结构以满足不同类型食品级添加剂检测的需要,从而极大的影响了检测作业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添加剂检测设备及使用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食品添加剂快速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食品添加剂快速检测装置,包括承载底座、分光光度计、蠕动泵、检测管、驱动泵、溶剂罐、预制槽及控制电路,所述的承载底座为横断面为矩形的板状结构,其上端面与若干预制槽、驱动泵、蠕动泵和至少一个分光光度计,其中所述预制槽间相互并联,且每个预制槽均通过一个驱动泵与溶剂罐连通,通过一个驱动泵与一个检测管连通,所述的溶剂罐至少一个,与承载底座侧表面连接,所述检测管若干,嵌于分光光度计内并相互并联,所述控制电路与承载底座上端面连接并分别与分光光度计、蠕动泵、预制槽电气连接,其中所述预制槽包括槽体、密封盖、超声波换能器,其中所述槽体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上端面与密封盖并构成密闭腔体结构,所述槽体侧表面设两个导流口,并通过导流口分别与驱动泵及蠕动泵相互连接,所述超声波换能器至少两个,环绕槽体轴线均布在槽体侧壁内表面,且超声波换能器轴线与槽体轴线相交。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底座上端面与预制槽、驱动泵、蠕动泵和分光光度计间通过滑槽相互滑动连接,所述承载底座通过卡槽与至少一个溶剂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槽与承载底座侧表面间通过转台机构相互铰接,且卡槽与溶剂罐同轴分布,其轴线与承载底座上端面成0°—9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管透光度不小于90%且呈圆柱体的密闭腔体结构,其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检测管前端面设输送口,后端面设排污口,其中所述输送口与蠕动泵连通,所述排污口处设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阀位于分光光度计外,且控制阀对应的承载底座上端面设一个排污泵,所述排污泵通过导流管分别与各控制阀连接,所述控制阀与排污泵均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为基于DSP芯片、FPGA芯片中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一种食品添加剂快速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备预制,首先根据待检测食品及食品中所含目标添加剂特性选择相应的溶剂,并将溶剂存储在溶剂罐中备用;
S2,样品制备,完成S1步骤后,从待检测食品中选取若干样本,并将选取的样本分别添加到各预制槽中,然后驱动驱动泵运行,将相应的溶剂分别输送至各预制槽中并对预制槽中的待检测食品样本浸泡1—5分钟,并在浸泡过程中由超声波换能器对溶剂和待检测食品样本混合物进行充分浸泡混合,然后静止10—30分钟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玲玲;张广龙,未经孙玲玲;张广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2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