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膜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1375.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2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孟广祯;辛红林;汤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蓝特环保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12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生物反应器 污水处理 方法 | ||
高效膜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交替排列的至少一个底部封闭上部低于水面的膜池下隔断(A)和至少一个底部开放上部高于水面的膜池上隔断(B)将膜池分割成N+1个膜池单元,膜池单元1和膜池单元N+1与生化池联通;向N+1个膜池单元之一曝气,并在各个膜池单元间定时将切换曝气。本技术方案只对N+1个膜池单元之一曝气,通过气提循环流实现对膜的冲洗,因此节能显著;在各个膜池单元间定时切换曝气,可以实现膜的双向冲洗;气提循环流实现液体循环,因此将液体循环泵取消;膜池曝气产生的溶解氧被气提循环流带入生化池而得到充分利用。本发明使得MBR工艺总能耗小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能耗的梦想成为现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过滤和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能耗膜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背景
人类在近几十年的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污染。人类需要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内减少和清理这些污染。其中水污染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减少和清理水污染的努力中,创新的污水处理技术尤为重要。
将膜过滤与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法相结合产生了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MBR污水处理技术比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法池容效率更高、产水质量更有保证。然而MBR目前存在众多技术问题,好氧MBR技术需要“生化曝气”以提供好氧反应需要的氧气,还需要“膜冲洗曝气”用以降低膜表面污染,同时还需要在生化池与膜池之间使用“液体循环泵”,以实现膜池生化液与生化池生化液的循环。这三方面能耗使得好氧MBR技术耗能较高。据报道,对生活污水处理而言,MBR工艺中膜冲洗曝气、生化曝气、液体循环泵及其他耗能分别占总耗能的约45%、30%、10%和15%;MBR能耗是一般传统活性污泥法能耗两倍以上。
中国专利(专利号20180450526.0)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中处理单元沿水流方向依次形成缺氧区、厌氧区和好氧区;所述好氧区包括第一曝气区、第二曝气区和分离区,膜过滤装置设置在第一曝气区内;运行时分别向第一曝气区和第二曝气区内曝气,较高曝气强度的膜冲洗曝气产生的气升水流推动氧化沟水流,节约了液体循环泵;,较高曝气强度的膜冲洗曝气产生的溶解氧也在生化区得到利用。这一技术方案仍然对全部膜进行曝气冲洗,虽然节约了循环能耗,但是没有节省膜冲洗曝气能耗。
中国专利申请201510713831.8提出一种低能耗膜生物反应器和污水处理方法(LEMBR)包括至少一反应渠、至少一膜池A、至少一膜池B;反应渠连通膜池A和膜池B的底部,膜池A和膜池B中部分别设有至少一膜组件、底部分别设有曝气装置;运行时首先向膜池A曝气,膜池B不曝气,气提水流依次流经膜池A、膜池B、反应渠、膜池A,实现多次气提循环;通过膜池曝气为反应渠提供溶解氧,并在反应渠内依次存在好氧、缺氧甚至厌氧环境;定时在膜池A和膜池B之间切换曝气实现膜的双向冲洗和反应区流向转换。该技术方法将膜池曝气量减少50%,生化曝气量减少70-100%,液体循环泵耗能减少100%,节能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将MBR膜池曝气能耗进一步降低,并最终实现MBR能耗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能耗的目标。
发明内容
高效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污水处理池,位于所述污水处理池内设置的至少一个生化池隔断、所述生化池隔断将所述反应池分隔成的生化池和至少一个膜池、在所述膜池内设置的至少一个膜池下隔断(A)和至少一个膜池上隔断(B)、总数量为N的膜池下隔断(A)和膜池上隔断(B)将所述膜池分割产生的N+1个膜池单元和设于每个膜池单元底部的曝气装置及其阀门、每个膜池单元中至少设置的一个膜组件及其相关设施;其中膜池下隔断(A)底部封闭,上部低于水面,膜池上隔断(B)底部开放,上部高于水面,膜池下隔断(A)和膜池上隔断(B)交替排列,膜池单元依次为膜池单元1,膜池单元2,...,膜池单元N+1,其中N大于等于2;其中膜池单元1和膜池单元N+1与生化池之间设有连接孔;膜池单元1或膜池单元N+1与膜池下隔断(A)相邻时所述连接孔为设于膜池单元底部的底连通孔,膜池单元1或膜池单元N+1与膜池上隔断(B)相邻时所述连接孔为设于膜池单元顶部的顶连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蓝特环保工程(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格蓝特环保工程(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13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老化测试板
- 下一篇:用于纺织并条机的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