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尾矿堆浸废渣应用、植被复合基材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1143.1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3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任小伟;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城市新海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李双艳 |
地址: | 30035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矿 废渣 应用 植被 复合 基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尾矿堆浸废渣应用、植被复合基材及制备方法,涉及废渣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所述铜尾矿堆浸废渣在制备环境修复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植被复合基材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硅酸盐水泥30‑40份,铜尾矿堆浸废渣40‑50份,石灰5‑10份,沸石粉2‑5份,草炭土1‑5份,本发明提供的植被复合基材,通过硅酸盐水泥、铜尾矿堆浸废渣、石灰、沸石粉和草炭土相互协同,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耐侯性和去氨氮性能,而且还降低了制备复合基材的制备成本,实现了铜尾矿堆浸废渣变废为宝,更有利于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渣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铜尾矿堆浸废渣应用、植被复合基材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铜尾矿具有回选的经济价值,较多的铜尾矿不具备再选的经济价值,且不具备再选经济价值的同尾矿占地面积日益增大,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造成了国土资源的浪费,特别是铜尾矿堆浸废渣的存在,造成旱时是风沙之源,雨时是有害浸渗液之源,周边植被枯竭甚至绝迹,给环境带来了极大危害。
因此,如何消减铜尾矿堆浸废渣存量,减少堆置占地,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消减铜尾矿堆浸废渣存量,实现铜尾矿堆浸矿渣再利用和循环利用,以缓解现有的铜尾矿堆浸废渣造成环境危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铜尾矿堆浸废渣在制备环境修改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修复复合材料包括植被复合基材。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以铜尾矿堆浸废渣为原料制备得到的植被复合基材,本发明提供的植被复合基材,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硅酸盐水泥30-40份,铜尾矿堆浸废渣40-50份,石灰5-10份,沸石粉2-5份,草炭土1-5份;
进一步的,所述植被复合基材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硅酸盐水泥35-40份,铜尾矿堆浸废渣45-50份,石灰6-9份,沸石粉3-4份,草炭土2-4份。
进一步的,所述植被复合基材的组分还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聚乙烯醇0.5-1份;
优选地,所述植被复合基材的组分还包括双氧水2-5份。
进一步的,所述硅酸盐水泥包括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或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
优选地,所述铜尾矿堆浸废渣的粒径为200-300目,优选为200目;
优选地,所述石灰包括游离石灰,所述游离石灰的粒径为200-300目,优选为200目;
优选地,所述沸石灰的粒径为200-300目,优选为200目。
进一步的,所述植被复合基材通体形成有多个连续叠加的孔洞,所述孔洞包括大孔洞和小孔洞,所述小孔洞布设于所述大孔洞的中央和/或周围,所述大孔洞和所述小孔洞相互连通形成为植物生长进行蓄水疏水疏养的体内管道;
优选地,所述大孔洞和所述小孔洞均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大孔洞的直径为2-15mm,所述小孔洞的直径为0.5-3mm。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上述植被复合基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硅酸盐水泥、铜尾矿堆浸废渣、石灰、沸石粉、草炭土、任选的聚乙烯醇、任选的双氧水与水混合均匀后,再倒入模具成型,出模,干燥,得到植被复合基材。
进一步的,按质量份数计,水的加入量为20-25份,优选为22-2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城市新海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城市新海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1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