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墙体加固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1131.9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1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祥;谢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加固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体加固结构及方法,包括:在墙体的灰缝中形成的中空的注浆管道,注浆管道的两端开口或一端开口;由开口注入并填充至注浆管道内的修补浆液;设置于注浆管道周围的竖向钢筋;设置于注入有修补浆液的开口表面和周围的钢筋网,钢筋网与竖向钢筋网焊接;覆盖于钢筋网和墙体的表面的砂浆保护层。本发明可以解决古建筑、历史保护建筑、文物保护建筑的墙面由于年代久远,历经风吹日晒或虫蛀侵蚀后,墙体灰缝出现空洞、风化、灰缝材质强度不足等问题。并在较短的时间和较低的预算下完成施工。本发明应用于历史保护建筑中墙体的加固,具有施工操作简便、经济节约成本等效果,对老建筑的墙体具有很好的加固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体加固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古建筑、历史保护建筑、文物保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经受岁月的洗礼,墙体历经风吹日晒或虫蛀侵蚀后,墙体出现裂缝、风化、灰缝材质强度不足等现象。由于古建筑、历史保护建筑、文物保护建筑中墙面往往是保护修缮中的重点保护部位,不仅要满足“修旧如旧”的原则还原其历史风貌,更需确保修缮复原施工后能满足继续使用的安全性能和继续使用的功能要求。
常见的墙体加固做法有:
做法一,新增构造柱,在建筑的四角、错层部位横墙、外纵墙的交接处、较大洞口的两侧以及大房间内外墙的交接处等,设置构造柱,这样能增强房屋刚度、防止房屋倒塌。但是新增构造柱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较贵的造价,不适用于工期较紧或预算造价不充足的工程;
做法二,挂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工艺流程:基层处理---锚筋固定---刷水泥浆---钢筋网绑扎---抹水泥砂浆,但是这样并没有解决老建筑灰缝材质强度不足的问题,后期容易出现墙面空鼓甚至裂缝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加固结构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墙体加固结构,包括:
在墙体的灰缝中形成的中空的注浆管道,所述注浆管道的两端开口或一端开口;
由所述开口注入并填充至所述注浆管道内的修补浆液;
设置于所述注浆管道周围的竖向钢筋;
设置于注入有修补浆液的所述开口表面和周围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与所述竖向钢筋网焊接;
覆盖于所述钢筋网和墙体的表面的砂浆保护层。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钢筋网的间距为0.9米且呈梅花状布置。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竖向钢筋的直径为12毫米、间距为700毫米。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砂浆保护层依次包括:
填补于钢筋网与墙体间的空隙内的第一砂浆层;
覆盖于所述钢筋网、墙体和第一砂浆层表面的第二砂浆层;
覆盖于所述第二砂浆层上的预设厚度的砂浆面层。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砂浆保护层的厚度为35毫米。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砂浆层的厚度为5毫米。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砂浆面层的厚度为20毫米。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注浆管道的长度为100-200毫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面,提供一种墙体加固方法,包括:
对墙体的灰缝进行修补以形成的中空的注浆管道,其中,所述注浆管道的两端开口或一端开口;
采用注浆机由所述开口注入修补浆液,以使所述修补浆液填充至所述注浆管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11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跨连续生命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咖啡饮品设备的水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