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湿器水箱及加湿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0294.5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6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赖达英;刘东海;林志荣;张建华;陈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00 | 分类号: | F24F6/00;F24F13/00;C02F1/42;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魏巍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湿器 水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湿器水箱及加湿器,该加湿器水箱包括:本体,内部设置有储水腔;软化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内,其上设置有与储水腔相通的进水口,以及与所述本体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设置有适于放置软化树脂的流动腔;所述流动腔包括若干个彼此相互连通的循环腔,其中一个所述循环腔的进口与相邻的所述循环腔的出口相连。如此设置,当含有硬度的原水通过循环腔时,可以使软化装置充分对循环腔中的水进行软化。若干个彼此相互连通的循环腔增加了水的软化路径,从而可以大幅提升对水的软化效果。进而可以防止加湿器出现内部积留水垢,管道堵塞,加湿效率低的问题,优化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器水箱及加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许多智能化的家用电器逐渐被人们青睐。由于在冬季或者干燥的天气情况下,干燥的空气会使人们的身体即日常生活带来许多问题,所以人们通常采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让生活环境变得更加舒适。
目前市场上售卖的加湿器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在加湿器的水箱中增加了起到软化作用的软化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水在进入设置在水箱中的软化装置之后,由于受到水箱中软化装置的结构限制,软化装置中对水进行软化的路径长度不够,使得水进入软化装置后并没有与软化装置中的软化树脂充分接触,从而使软化得到的软水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加湿器水箱并未对水进行充分软化,软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加湿器水箱及加湿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水箱,该加湿器水箱包括:本体,内部设置有储水腔;软化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内,其上设置有与储水腔相通的进水口,以及与所述本体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设置有适于放置软化树脂的流动腔;所述流动腔包括若干个彼此相互连通的循环腔,其中一个所述循环腔的进口与相邻的所述循环腔的出口相连。
可选地,若干个彼此嵌套的挡板,相邻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形成所述循环腔,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所述循环腔的所述进口或所述出口。
可选地,所述挡板呈筒状设置。
可选地,每个所述循环腔内设置有定位筋条,所述定位筋条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挡板之间,所述循环腔的所述出口靠近所述定位筋条设置。
可选地,多个所述定位筋条呈一体设置。
可选地,所述循环腔的进口和/或所述出口部位覆盖有过滤网。
可选地,所述软化装置远离所述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盖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该加湿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水箱;底座,用以支撑所述加湿器水箱的本体,所述本体的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底座的进水管连通。
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水箱,该加湿器水箱包括:本体,内部设置有储水腔;软化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内,其上设置有与储水腔相通的进水口,以及与所述本体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设置有适于放置软化树脂的流动腔;所述流动腔包括若干个彼此相互连通的循环腔,其中一个所述循环腔的进口与相邻的所述循环腔的出口相连。如此设置,当含有硬度的原水通过软化装置的若干个彼此相互连通的循环腔时,水中的钙、镁离子被循环腔中的软化树脂吸附,同时释放出钠离子,从而可以使软化装置充分对循环腔中的水进行软化。若干个彼此相互连通的循环腔增加了水的软化路径,从而可以大幅提升对水的软化效果。进而可以防止加湿器出现内部积留水垢,管道堵塞,加湿效率低的问题,优化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02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ID图的智能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减震移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