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挡风玻璃和包含其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9307.7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0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陶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2 | 分类号: | B60J1/02;B60R1/20;G02F1/133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风玻璃 包含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挡风玻璃,包括沿挡风玻璃的厚度方向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玻璃层、智能调光膜和内玻璃层;智能调光膜包括在挡风玻璃的厚度方向上叠设的液晶膜、感光膜、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感光膜能够根据外界光照强度,调节感光膜自身的透光度;液晶膜设置在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之间,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当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通电时,液晶膜根据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之间的电效应增强对弱光的透光度,减弱强光的透光度。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挡风玻璃的汽车,通过在挡风玻璃内设置包含感光膜和液晶膜的智能调光膜,在感光膜和液晶膜的配合下给不同情况的照射光线提供不同的透光效果,提高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挡风玻璃和包含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由于挡风玻璃不具备对照射光线的功能性调节,而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例如,在白昼行车时,由于阳光照射强烈,长时间行车易造成视觉疲劳及伤害眼睛,而在夜里行车时总是遇到沿面车辆远光的照射,造成视觉盲区,引发交通事故。此外,在行车打开导航时,导航线路是在中控多媒体上显示,驾驶员偶尔需要转移目光看向中控面板上的显示屏,增加了行车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挡风玻璃不具备对照射光线的功能性调节,而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首先,通过在挡风玻璃内设置包含感光膜和液晶膜的智能调光膜,在感光膜和液晶膜的配合下给不同情况的照射光线提供不同的透光效果,从而获得不同的透光效果。其次,提供一种汽车,通过使用上述挡风玻璃拓展汽车的功能性,提高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提供一种挡风玻璃,包括沿挡风玻璃的厚度方向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玻璃层、智能调光膜和内玻璃层;其中,智能调光膜包括在挡风玻璃的厚度方向上叠设的液晶膜、感光膜、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并且,感光膜能够根据外界光照强度,调节感光膜自身的透光度;液晶膜设置在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之间,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当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通电时,液晶膜根据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之间的电效应增强对弱光的透光度,减弱强光的透光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智能调光膜在不同情况下提供不同的透光模式,从而使得对透过汽车挡风玻璃的光线进行功能性过滤的效果,提高安全性能并保护眼睛。其中,智能调光膜的控制方式可以至少包括光感和电控两种控制模式。
具体地,在白天,智能调光膜未通电(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不通电),采用光感控制模式,此时智能调光膜依靠内部的感光膜感应外界光照强度,调节自身透光度,防止阳光、紫外光、眩光对眼睛的伤害,进而无论阴天还是晴天,都能调节到人眼接受的一个舒适的光照强度,从而减少视觉疲劳,保护眼睛。
在晚上或者黑暗环境中,采用电控模式给智能调光膜通电,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通电后使液晶膜内的分子重新排列,从而削弱高强度光照的透光度(例如,沿面行驶车辆的远光灯的光照),同时增加弱光的透光度(例如,车辆自身的近光灯的光照),避免造成视觉盲区,减少交通意外。
即本方案中的挡风玻璃可以起到对透过汽车挡风玻璃的光线进行功能性过滤的效果,提高安全性能并保护眼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挡风玻璃,感光膜设置在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之间,并且与液晶膜形成一体。
采用上述方案,使用与液晶膜形成一体的感光膜,可以精简安装结构,降低安装成本,并且还可以减小挡风玻璃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挡风玻璃,感光膜设置在第一导电膜或第二导电膜远离液晶膜的一侧。
采用上述方案,当使用感光膜和液晶膜不是一体的膜时,使用本方案可以使用简单结构实现两种膜的功能并且互不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登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摩登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93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