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4878.1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5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孙美娇;谭吉湘;杨陆;王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数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72 | 分类号: | G06F16/172;G06F16/1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3 | 代理人: | 胡蓉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存储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服务器,涉及数据存储的技术领域,在接收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待存储数据和待存储数据对应的延时时长时启动计时功能,创建待存储数据对应的存储文件将待存储数据存储至存储文件中,当计时功能的计时时长到达延时时长时查找第二服务器中未存储有待存储数据,将待存储数据发送至第二服务器,记录待存储数据的发送时间,并根据发送时间和延时时长重新创建待存储数据的存储文件,按照延时时长对应的时间间隔查找第二服务器中是否存储有待存储数据,直至满足循环过程的结束条件;有效地在判断出数据未存入第二服务器时,将待存储数据发送至第二服务器以及存入存储文件,防止数据丢失,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当数据接收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数据时,为了提升整个系统的吞吐量和可扩展性,数据接收服务器通过消息队列将数据存入数据存储服务器中进行存储,由于数据接收服务器不知道数据是否成功存入数据存储服务器中,因此,当数据存储服务器发生异常导致数据未入库成功时,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服务器,以缓解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如果接收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待存储数据和待存储数据对应的延时时长,启动计时功能;其中,待存储数据为第一服务器发往第二服务器的数据;创建待存储数据对应的存储文件,将待存储数据存储至存储文件中,其中,存储文件的文件名是根据待存储数据的接收时间和延时时长创建的;如果计时功能的计时时长到达延时时长,查找第二服务器中是否存储有待存储数据;如果否,执行以下循环过程:将待存储数据发送至第二服务器,记录待存储数据的发送时间,并根据发送时间和延时时长重新创建待存储数据的存储文件,按照延时时长对应的时间间隔查找第二服务器中是否存储有待存储数据,直至满足循环过程的结束条件后,结束循环过程。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查找第二服务器中是否存储有待存储数据的步骤包括:提取待存储数据对应的身份标识;利用待存储数据对应的身份标识与第二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对应的身份标识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第二服务器中存储有待存储数据;如果匹配不成功,则第二服务器中没有存储待存储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当前系统时间;计算当前系统时间与接收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待存储数据的时间的时间差,将时间差确定为计时功能的计时时长。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循环过程的结束条件包括:如果在第二服务器中查找到有待存储数据,结束循环过程。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循环过程的结束条件还包括:记录循环过程的循环次数,如果循环次数达到预先设定的次数阈值,结束循环过程。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将待存储数据发送至第二服务器的步骤包括:读取存储文件中的待存储数据;将读取到的待存储数据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数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数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4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口数据转换装置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安全车距检测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