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端配置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3881.1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4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孟繁超;梁广玮;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云数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71 | 分类号: | G06F8/71;G06F8/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友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1 | 代理人: | 储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端 配置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端配置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该前端配置方法包括:S1、预先在组件库中定义出包含属性配置的组件配置;S2、通过嵌套前端编辑器的前端编辑页面接收前端配置业务请求,自组件库获取与组件配置匹配的组件;S3、前端编辑页面中使用高阶组件调用后端服务资源库中与所述组件匹配的页面配置数据,渲染形成前端。本发明所揭示的前端配置方法、前端配置系统及电子设备实现了业务代码分离和代码复用,显著地提高了形成前端的代码的复用性与可读性,避免了开发人员在子类和基类之间作频繁切换,降低了开发人员对前端的开发难度,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对前端的开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端配置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前端用于向用户显示或者推送页面或者包含数据的页面,页面嵌布于计算机装置中运行,而后端则是形成前端的底层代码,并由开发人员通过代码编写而成。前端通常被理解为页面、嵌布页面的一种应用或者能够被用户远程调用的具有GUI(用户图形界面)的计算机程序。
目前,前端开发的主流技术是基于React应用程序。React是一个用于构建用户图形界面的JavaScript库。在React应用程序中,通常采用使用组件的嵌套和组合,通过对页面进行区域模块拆分,来进行前端的开发。页面根据功能和展示特点,划分为不同的组件,每个组件用来展示不同的视图和数据,开发人员通过将不同的组件进行组合嵌套来实现页面的开发。各个组件具有很高的独立性和可插拔性,并具有代码简单、业务逻辑单一、复用性强等诸多优点。
然而,在实际开发中,前端开发人员也会用到基类继承的方法来开发页面。在基类中,定义通用性的函数方法来处理数据,并且提供渲染方法。开发人员在开发页面时,页面继承基类并通过重载基类中的函数来实现特殊的业务需求,根据重载的方法,来影响基类中的渲染,在计算机装置中展示出满足页面需求的视图。
目前,虽然可通过组件的组合嵌套实现组件的强复用性和可插拔性,但是对于页面复杂、组件间交互频繁的场景,会造成组件耦合严重的情况。有时还会出现某一组件只在特定场景下使用,从而失去了复用性的本质。另外,对于页面相似度很高的项目,各个页面需要自己组装嵌套组件,页面之间重复代码增多,影响开发效率。同时,针对某一页面进行的组件的修改,也可能会产生全局性的显示问题。如果采用基类继承的方法,在页面相似度很高的项目中,可以简化各个页面的代码,将重复的组件提取出来在基类实现,各个页面可以按需进行重载。但是继承作为不被React应用程序推荐的方式。因为,在大型的项目或者软件场景中,会出现维护困难的情况,并且为了通用性,很容易出现巨无霸式的基类,造成代码可读性很差。而且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不得不在子类和基类之间进行频繁切换来确定如何重载,由此极大地降低了前端的开发效率。在缺乏对应代码规范的情况下,采用基类继承的方式对缺乏开发经验的开发人员而言也较为困难。
随着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前后端开发的分离和后端微服务的发展,前端开始承载越来越多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的工作,因此在前端开发场景中亟待如何解决业务代码分离和代码复用的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对用户推送页面和/或应用的前端的配置方法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前端配置方法以及运行该前端配置方法的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React应用程序对前端进行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尤其是为了在前端开发过程中实现业务代码分离和代码复用,提高形成前端的代码的复用性与可读性,避免开发人员在子类和基类之间作频繁切换,降低对前端的开发难度并提高对前端的开发效率。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发明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前端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先在组件库中定义出包含属性配置的组件配置;
S2、通过嵌套前端编辑器的前端编辑页面接收前端配置业务请求,自组件库获取与组件配置匹配的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云数据有限公司,未经华云数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3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