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发票开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2054.0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4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杜英垒;尹春天;曾儒艺;聂慧萍;江洪;戴晓栋;罗弯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5 | 分类号: | G06F16/955;G06K17/00;G06Q3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张立君 |
地址: | 10019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维码 发票 开具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发票开具系统,包括:开票客户端,用于生成并输出待开票数据信息;开票二维码生成子系统,与开票客户端连接,基于待开票数据信息生成开票二维码字串并将开票二维码字串发送至开票客户端,以供开票客户端转换为二维码图像;开票二维码处理子系统,分别与开票客户端和开票二维码生成子系统连接,用于接收基于二维码图像的访问信息,生成开票页面表单,接收开票页面表单的补充及确认信息;发票开具服务子系统,与开票二维码处理子系统连接,用于开具发票。本发明是一种线下交易场景中的发票开具模式,由商家开票转变为消费者自助开票和预约开票,实现消费者方便快捷地开具发票,避免排队等票,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财务发票管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发票开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诸如餐饮、住宿、加油站等线下交易为主的行业中,通常使用的都是单机版客户端形式的发票开具系统,发票开具系统无法与交易系统进行集成,造成交易与开票业务的脱节,开票业务员不得不在开票客户端中手工录入交易信息,开票效率较低,往往出现消费者排队等待开发票的情况,购物体验较差。因此,特别需要一种系统能够实现消费者方便快捷地开具发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实现消费者方便快捷地开具发票的基于二维码的发票开具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的发票开具系统,包括:开票客户端,所述开票客户端用于生成并输出待开票数据信息;开票二维码生成子系统,所述开票二维码生成子系统与所述开票客户端连接,接收所述待开票数据信息,基于所述待开票数据信息生成开票二维码字串并将所述开票二维码字串发送至所述开票客户端,以供所述开票客户端转换为二维码图像;开票二维码处理子系统,所述开票二维码处理子系统分别与所述开票客户端和开票二维码生成子系统连接,用于接收基于所述二维码图像的访问信息,生成开票页面表单,接收所述开票页面表单的补充及确认信息;发票开具服务子系统,所述发票开具服务子系统与所述开票二维码处理子系统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开票页面表单及其补充及确认信息开具发票。
优选的,所述待开票数据信息包括静态开票码参数配置信息或动态待开票数据,所述开票二维码字串包括静态开票二维码字串或动态开票二维码字串,所述开票页面表单包括预存开票页面表单或实时开票页面表单;当所述待开票数据信息为静态开票码参数配置信息时,所述开票二维码生成子系统按照开票二维码生成规则,将所述静态开票码参数配置信息转化为静态开票二维码字串,并发送所述静态开票二维码字串至所述开票客户端,将所述静态开票二维码字串与开票企业的社会信用代码进行关联,生成静态开票码参数,并将所述静态开票码参数进行存储及发送至所述开票二维码处理子系统;当所述待开票数据信息为动态待开票数据时,所述开票二维码生成子系统按照开票二维码生成规则,将所述动态待开票数据转化为动态开票二维码字串,存储所述动态开票二维码字串,并将所述动静态开票二维码字串发送至所述开票客户端以及将所述动态待开票数据和动态开票二维码字串发送至所述开票二维码处理子系统。
优选的,所述静态开票码参数配置信息的必填参数包括:开票企业基本信息、发票种类、静态码开票码序号、交付标志;所述动态待开票数据的必填参数包括:开票企业基本信息、发票种类、交付标志、开票项目、交易数据。
优选的,所述开票二维码处理子系统对所述二维码图像中的二维码字串的密文参数进行解密;获得二维码类型和二维码唯一ID;根据所述二维码类型和二维码唯一ID对开票二维码的有效性进行校验;根据所述二维码唯一ID,获取所述静态开票码参数;并将所述静态开票码参数写入所述预存开票页面表单。
优选的,所述开票二维码处理子系统接收所述预存开票页面表单的补充及确认信息后,生成预约开票订单和预约短码,并将所述预约开票订单和所述预存开票页面表单的补充及确认信息发送至所述发票开具服务子系统,根据所述补充信息将所述预约短码发送至消费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2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