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NH3 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8672.8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7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玲;彭罡;吴晓琴;郭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9/76 | 分类号: | B01J29/76;B01D53/86;B01D53/56;B01D53/9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nh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NH3‑SCR的铁/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通式为xFe‑MCM‑22‑acid‑y,所述催化剂在200‑500℃的范围内具有80%以上的NOx转化活性。本发明通过原位水热合成法,一步制备了具有大量孤立Fe3+和低聚态的Fe物种的MCM‑22分子筛,可改善含铁分子筛的低温NH3‑SCR催化活性;进一步通过温和条件下的酸处理,在不影响分子筛晶体结构的前提下,有效去除会引起高温副反应发生的聚集态铁氧化合物,从而提高催化剂的高温催化活性,进而拓宽含铁分子筛在NH3‑SCR反应中的活性温度窗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中氮氧化物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NH3-SCR的铁/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于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适用于柴油机、稀燃汽油机以及工业生产中涉及到的富氧条件下的NOx净化,如燃煤电厂、冶炼厂或炼油厂等烟气中的NOx处理。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NOx,主要是NO和NO2)是一类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会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形成,且具有生物呼吸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会产生显著危害。NOx的主要来源包括固定源工业烟气,如焦炉烟气,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以及移动源烟气,如机动车尾气,脱除排放烟气中的NOx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目前,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NH3-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是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NOx脱除技术。其原理是:采用适当的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以NH3作为还原剂将NOx还原为无害的N2和H2O。
目前,固定源工业化应用的NH3-SCR催化剂,多以TiO2为载体,再负载上一定量的V2O5、WO3或MoO3等组分,这类催化剂具有生物毒性,且活性温度范围(350~400℃)较高较窄,无法满足现代实际工业应用过程中的低温脱硝需求,因此需要开发具有低温下高脱硝活性,且活性温度范围较宽,适应性更为广泛的脱硝催化剂。
近年来,铁基分子筛催化剂(Y、ZSM-5、Beta、CHA型)被发现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氮气选择性,但是该催化剂的低温活性较低,且温度窗口较窄。专利US8987161B2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法制备的Fe/ZSM-5催化剂,其优势在于较好的高温脱硝活性,但在温度低于200℃时活性不佳。
MCM-22是一种具有两种独立的孔道系统的MWW型分子筛,其中一种孔道体系内部包含着十二元环大型超笼,这些超笼通过重合六元环,一个堆叠在另一个上面,贯穿在近似椭圆形的十元环窗口中;另一种孔道体系是二维正弦孔道,有效孔径为十元环,周围围绕着与超笼相连的重合六元环。这种独特的孔道体系赋予了催化剂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道扩散性能,有利于活性金属物种的分散。
Rutkowska等(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168-169(2015)531–539)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Fe/MCM-22催化剂,其NH3-SCR性能较低、活性温度区间较窄。专利CN03101531公布了一种铁同晶取代分子筛的方法,即将Fe物种在水热合成过程中原位引入MCM-22分子筛骨架中。这种一锅合成方法能简化催化剂制备流程,提高Fe物种的分散性能,但是否能显著提高其SCR性能未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8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对话系统
- 下一篇:用于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顶升旋转机构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