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施工区域的人脸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8667.7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1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邓浩;程晓陆;叶晓琪;党海;符晓洪;罗伟明;刘雨佳;肖雨亭;乔洪新;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董慧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施工 区域 识别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施工区域的人脸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摄像头采集施工区域内的视频流数据,所述视频流数据包括多帧图像;读取所述视频帧图像,在所述视频帧图像中检测相应的人脸目标,得到包含人脸目标的图像;加载识别模型对多个所述包含人脸目标的图像进行人脸定位,对定位后的人脸目标图像进行切割,生成对应的多个待识别人脸目标图像;对多个所述待识别人脸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对应的人脸目标特征数据;利用匹配模型将所述人脸目标特征数据与施工人员人脸特征模版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识别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的对建筑施工区域内的所有人员进行准确的识别。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施工区域的人脸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日常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吵杂,流程复杂,工地上人员众多,对每个施工人员进行识别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资源进行不定期排查,由此导致非施工人员很容易误入施工区域中,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有效的对建筑施工区域内的所有人员进行准确的识别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人员识别准确率的基于施工区域的人脸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基于施工区域的人脸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摄像头采集施工区域内的视频流数据,所述视频流数据包括多帧图像;
读取所述视频帧图像,在所述视频帧图像中检测相应的人脸目标,得到包含人脸目标的图像;
加载识别模型对多个所述包含人脸目标的图像进行人脸定位,对定位后的人脸目标图像进行切割,生成对应的多个待识别人脸目标图像;
对多个所述待识别人脸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对应的人脸目标特征数据;
利用匹配模型将所述人脸目标特征数据与施工人员人脸特征模版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识别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读取所述视频帧图像,在所述视频帧图像中检测相应的人脸目标,得到包含人脸目标的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多帧图像进行灰度变换,得到灰度变换后的多帧图像;
对灰度变换后的多帧图像进行对比度调节,得到对比度调节后的多帧图像;
对对比度调节后的多帧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处理后的多帧图像;
对归一化处理后的多帧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得到矫正后的多帧图像;
对矫正后的多帧图像进行滤波和锐化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多帧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载识别模型对多个所述包含人脸目标的图像进行人脸定位,对定位后的人脸目标图像进行切割,包括:
加载识别模型对多个所述包含人脸目标的图像进行人脸定位,得到对应的人脸目标定位框的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人脸目标定位框的坐标信息,对所述人脸目标图像进行切割,生成对应的人脸标识矩形框;
利用所述人脸标识矩形框,生成对应的多个待识别人脸目标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载识别模型对多个所述包含人脸目标的图像进行人脸定位,得到对应的人脸目标定位框的坐标信息,包括:
所述人脸目标定位框的坐标信息包括人脸目标定位框的左上角位置的横纵坐标信息和人脸目标定位框的右下角位置的横纵坐标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多个所述待识别人脸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对应的人脸目标特征数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86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