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触电急救保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8052.4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2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邵忠良;邓桂芳;王思婷;匡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5106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触电 急救 保护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人体触电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人体触电急救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壳,保护壳的底面开设有凹腔,保护壳的顶面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开设有环形槽,第一通孔的上方设有按压盘,按压盘的底面设有圆柱,圆柱上设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底面设有弹簧,圆柱的底端设有半圆球,本发明通过圆柱、限位环、弹簧、半圆球之间的配合,使圆柱带着限位环下移,弹簧受挤压收缩,半圆球下移按压患者心脏,使心脏收缩,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松开按压盘的手,使弹簧伸长并推着限位环带着圆柱和半圆球都上移,使心脏舒张;再反复操作,能使心脏重新搏动,保证按下心脏起搏不专业的人员以及按压的力度不够的人员,也能快速对患者进行救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触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体触电急救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人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子以及金属粒子,尤其是血液中铁元素含量最多。另外还包含了许多其它微量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粒子。也可以这样说,人体主要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的大化学分子有机体。如果人体接近电场的两个正负端点时,人体中的导电粒子就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形成电子,电作用与人体的机理是很复杂的,研究表明,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电伤和电击;电伤是指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引起人体外表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电伤在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一般无生命危险;电击是指电流流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器官的伤害,这是触电事故后果中最严重的,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
当人体触电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了心跳骤停,患者停止呼吸,一般第一时间急救患者人员都不是医护人员,对按下心脏起搏不专业,按压的力度也不够,严重影响对患者的救治,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人体触电急救保护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触电急救保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体触电急救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底面开设有凹腔,所述保护壳的顶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开设有环形槽,所述保护壳靠近一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凹腔内设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保护垫靠近一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一缺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一缺口内设有U形垫,且所述U形垫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缺口内;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设有按压盘,所述按压盘的底面设有圆柱,且所述圆柱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环形槽内,所述圆柱上设有限位环,且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限位环的底面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圆柱的底端设有半圆球。
优选的,所述保护垫与所述保护壳紧密粘接,所述U形垫分别与所述第一缺口以及第二缺口紧密粘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圆柱的直径相等,所述圆柱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按压盘与所述圆柱以及所述限位环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按压盘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环形槽的直径,所述环形槽的直径等于所述限位环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直径小于述环形槽的直径,所述弹簧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的尺寸相等,所述U形垫的直径为8-15cm,所述U形垫的高度为10-15cm。
优选的,所述保护垫的高度为20-30cm,所述半圆球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半圆球与所述圆柱紧密粘接,所述限位环与所述环形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未经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80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电用冷轧低碳搪瓷钢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金属互连结构的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