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竹子制取竹浆纤维及竹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307366.2 申请日: 2019-12-18
公开(公告)号: CN110978171B 公开(公告)日: 2021-10-08
发明(设计)人: 张明勋;张馨月;苗宇春;苗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 张明勋
主分类号: B27J1/00 分类号: B27J1/00;B27K9/00;B27L11/08;D21C3/22
代理公司: 成都华辰智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2 代理人: 秦华云
地址: 622652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竹子 制取 竹浆 纤维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竹子制取竹浆纤维及竹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包括鲜竹杆预处理、竹丝料汽蒸煎煮处理、第一次酶解处理、软化处理、高浓磨浆处理、压榨处理、第二次酶解处理和浓缩处理,本发明可以同步提取竹浆纤维和竹子提取物,减少了竹子制浆中废弃物及废水的产生,重新设计了工艺方法,使得竹子提取物被有效、全面地提取出来,可以转化成了药用、食用之材料,可以去除了影响竹浆纤维质量的大部分糖类、单宁类等及其它杂质,减少了竹浆纤维中的有色物质,提高了竹子的利用率、产出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浆造纸、制药、食品、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竹子制取竹浆纤维及竹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特别涉及一种竹子提取物与竹浆纤维及联合制备工艺方法,适用对鲜竹材的充分利用。

背景技术

竹子是一种优质的纤维原料,中国也是最早用竹材制浆造纸的国家。鲜竹子中的竹沥又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药用价值,早在《本草纲目》就有记载,鲜竹沥,它具有气味甘、无毒,主治暴中风、风痹、胸中大血、止烦闷、消渴等功效,收载于《中药材》第一册(199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不断探索,鲜竹沥在食品(饮料)、保健品、药品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竹子资源丰富,现有的竹材制竹原纤维、制浆方法、提取竹沥方法较多,但这些现有技术都存在着竹材利用率不高,工业生产成本高,治污难度大等问题。

中国专利号200510108294,公开了一种利用竹子生产纤维素纸浆的方法及其纸浆,该方法涉及一种利用竹子制作纸浆的方法,尤其涉及先将竹子纵向劈开和横向切断了后经过筛选和洗涤过程,使预水解和制浆过程中的药品消耗量减少的同时,使其易于反应,从而可以生产质量更好,产量更高的溶解用纸浆,并且使用ECF或TCF的漂白方法而可以防止产生二噁英利用竹子制作纸浆的方法及其纸浆。中国专利号200610124465,公开了以竹子为原料爆破预处理APMP制浆的方法,即:一种以竹子为原料的爆破预处理APMP制浆的方法,在筛选、除杂、洗涤后进行磺化预浸处理,再进行爆破预处理;化学预处理;二段常压磨,高浓停留,在高浓磨浆机进行后续磨后稀释浆料,调PH值、洗涤、浓缩、消潜、筛选得产品。中国专利号公开号CN1792272,公开了一种鲜竹沥的工业提取方法,其具体技术内容是:工艺步骤如下:A、选料、备料;B、提取鲜竹沥。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910892262.6,公开了一种本色竹浆制备工艺及系统,其步骤包括:将鲜竹进行预加工得到束状或团丝状竹束状物,并对该竹束状物依次进行初次软化,搓丝,挤压,过滤,磨浆,再次软化,精磨,消潜,稀释除渣,以及脱水浓缩处理,最终得到本色竹浆成品。

上述技术方案共同存在的问题是:竹子的转化率、产出率较低且都存在废弃物或废水,如在制作纸浆容易产生废水、废物,对环境污染较大,随着中国环保意识的提高,由于废弃物、废水处理成本高,这给造纸厂增加了较大的后续处理经济负担。上述现有技术中,无论是竹子制浆还是竹子提取竹沥,都是利用竹子原料生产单一产品—纸浆(纤维)或竹沥,都会产生废弃物和废水,其竹子的综合利用率较低,也没有完全实现竹子的资源价值。如何有效利用竹子并综合将竹子中的纤维、竹子提取物分别提取出来是摆在环境保护、经济效益上的一道难题,也是现有竹子利用工艺方法上的一道难题,如何在一套工艺方法上实现竹子的综合利用是竹子利用的研究方向,故现有技术急需一套综合利用竹子、全方面提取竹子的综合价值的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竹子制取竹浆纤维及竹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可以同步提取竹浆纤维和竹子提取物,减少了竹子制浆中废弃物及废水的产生,重新设计了工艺方法,可有效利用竹子制浆中产生的废物,使得竹子提取物被有效、全面地提取出来,可以转化成了药用、食用之材料,竹子的利用率、产出率大大提高了。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竹子制取竹浆纤维及竹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方法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勋,未经张明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7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