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基准电压bjt管节温的电路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6725.2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2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丁玲;朱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7 | 分类号: | G05F1/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文永明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基准 电压 bjt 管节温 电路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检测基准电压bjt管节温的电路,包括:PNP1基极接PNP2基极到地,PNP1发射极接R4第一端;R4第二端、R3第二端接至MP1漏极;R3第一端和R1第二端接至OP第一输入端;PNP2发射极和R5第二端连接至MP2漏极;R5第一端和R2第二端接至OP第二输入端;MP1栅极、MP2栅极和MP3栅极都接至OP输出端;MP1源极、MP2源极和MP3源极接电源VDD;MP3漏极接R6第二端;R2第一端、PNP2集电极、PNP1集电极和R1第一端、R7第一端都接电路地GND;R6第一端和R7第二端接比较器负端;PNP1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1通过开关S1传到比较器正端VBE2;比较器的输出信号temp_o通过S2连接至测试pad。本发明可以指示BJT管子的节温工作温度,从而对芯片的温度指示报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基准电压bjt管节温的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路中芯片在工作中会不断散发热量从而导致电路温度过高而损坏电路。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温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得到的温度值误差较大。
目前带隙基准电路作为集成电路芯片的重要组成模块,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SOC芯片。带隙基准模块可以为系统提供所需要的基准电压和基准电流,带隙基准模块是基础模块,是SOC芯片的一个子单元。带隙基准模块一般工作的范围可以工作在-40°-125°。由于SOC芯片系统的其他模块会对温度有要求,所以可以利用带隙基准模块里和温度有关的参数来监控温度和报警。
带隙基准电路一般都会使用BJT管子,BJT管子的VBE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随温度是负温度系数关系,温度越高,VBE电压降低,所以利用这个负温度系数关系,可以指示出BJT管子的节温工作在多少度,来达到对芯片的温度指示报警。当温度更高的话会对系统带来一些不可恢复的影响,所以可以利用这一温度指示信号来适时关断芯片,来适当的保护芯片。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发明了一种检测基准电压bjt管节温的电路及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基准电压bjt管节温的电路及装置可以精确的计算出BJT管子的节温工作温度,从而对芯片的温度指示报警,利用这一温度指示信号来适时关断芯片,来适当的保护芯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基准电压bjt管节温的电路,包括:晶体管MP1、MP2和MP3,三极管PNP1和PNP2,电阻R1、R2、R3、R4、R5 R6和R7,运算放大器op,比较器comp,开关S1和S2;
PNP 1基极连接PNP 2基极到地,PNP 1发射极连接R 4第一端;R 4第二端、R 3第二端连接至MP 1漏极;R 3第一端和R1第二端连接至OP第一输入端;PNP2发射极和R5第二端连接至MP2漏极;R5第一端和R2第二端连接至OP第二输入端;MP 1栅极、MP 2栅极和MP 3栅极都连接至OP输出端;MP 1源极、MP 2源极和MP 3源极接电源VDD;MP 3漏极接R6第二端;R2第一端、PNP2集电极、PNP1集电极和R1第一端、R7第一端都接电路地GND;R6第一端和R7第二端接比较器负端;PNP1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1通过开关S1传到比较器正端VBE2;比较器的输出信号temp_o通过S2连接至测试pad。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PNP1和PNP2为PNP型三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比较器包括:第一级比较电路和第二级比较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67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增强微发泡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导航雷达接收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