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充电引导定位系统及方法、车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6543.5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2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褚维戈;王睿华;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8 | 分类号: | B60L53/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易美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0 | 代理人: | 沈荣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充电 引导 定位 系统 方法 车载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充电引导定位系统及方法、车载设备,地面设备包括原边充电线圈、发射天线及发射天线控制模块;车载设备包括:副边充电线圈、接收天线及接收天线控制模块;接收天线控制模块接收信标信号并测得信号强度;车载设备根据接收的信号强度与多个预设标定点的标准信号强度之间的方差,确定车载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对车载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进行平均值滤波,得到车载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并对车载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进行卡尔曼滤波,得到车载设备的第三位置信息;根据车载设备的第三位置信息引导车载设备的中心点与地面设备的中心点重合。这样,可以提高引导定位的精度,并保证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引导定位系统及方法、车载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充电技术,其不借助充电线材即可实现对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充电。其实现的方法主要是基于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利用磁谐振耦合、激光、微波等原理将电能以非接触的方式由电源端传送到用电设备端,可以实现用电设备的无线充/供电,具有安全可靠、灵活便捷、环境友好、可全天候工作等优点,因而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无线充电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充电机工作在最佳状态,保证每次充电的效率一致性,必须具备停车引导功能,能够确保车辆距离理想停车点的距离在无线充电系统定义的允许偏移范围内,如果车辆距离理想停车点的距离不在无线充电系统定义的允许偏移范围内,则会降低充电的效率,甚至无法为车辆进行有效充电。
因此,如何提高无线充电引导定位的精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引导定位系统及方法、车载设备,可以使车辆在接近充电位时执行精准定位引导功能,帮助驾驶员停车操作进行引导或自动停车进行引导,并在完成停车后,确保车辆距离理想停车点的距离在无线充电系统定义的允许偏移范围内。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引导定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其中:
所述地面设备安装在充电停车位上,包括:原边充电线圈、至少一个发射天线以及发射天线控制模块,所述发射天线固定安装在所述原边充电线圈,通过线束与所述发射天线控制模块相连;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天线在所述发射天线控制模块的驱动下发射信标信号;
所述车载设备安装在车上,包括:副边充电线圈、至少一个接收天线以及接收天线控制模块;所述至少一个接收天线安装在所述接收天线控制模块中,用于接收所述信标信号,传送给所述接收天线控制模块;所述接收天线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副边充电线圈中,用于接收所述信标信号并测得所述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
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分别与多个预设标定点的标准信号强度之间的方差,确定所述车载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
对所述车载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进行平均值滤波,得到所述车载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并对所述车载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进行卡尔曼滤波,得到所述车载设备的第三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车载设备的第三位置信息引导所述车载设备的中心点与所述地面设备的中心点重合。
可选地,所述车载设备根据所述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分别与多个预设标定点的标准信号强度之间的方差,确定所述车载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车载设备计算所述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分别与多个预设标定点的标准信号强度之间的方差;
根据与所述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方差最小的预设标定点的坐标确定所述车载设备的第一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65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