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材料变形及失效预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2119.3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9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何霁;冯怡爽;李淑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16C60/00;G06N3/04;G06N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神经网络 算法 材料 变形 失效 预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材料变形及失效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数据,并将实验数据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
步骤2:建立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步骤3:根据误差逆传播算法,利用训练集对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步骤4:利用测试集对训练结束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进行测试;
步骤5:对材料变形及失效行为进行预测,并指导制造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材料变形及失效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数据包括:不同温度、不同应变率、不同变形模式下三维应力、应变的演化规律,微观组织随材料变形的演化规律,成形极限图和断裂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材料变形及失效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包括:每层神经元与下一层神经元之间完全互连,神经元之间不存在同层连接,也不存在跨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材料变形及失效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根据实验数据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及每个神经元的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材料变形及失效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当测试结果通过时,将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用于材料多尺度变形及失效预测中;否则,返回步骤3,继续训练和测试。
6.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材料变形及失效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块M1:获取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数据,并将实验数据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
模块M2:建立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模块M3:根据误差逆传播算法,利用训练集对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模块M4:利用测试集对训练结束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进行测试;
模块M5:对材料变形及失效行为进行预测,并指导制造工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材料变形及失效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数据包括:不同温度、不同应变率、不同变形模式下三维应力、应变的演化规律,微观组织随材料变形的演化规律,成形极限图和断裂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材料变形及失效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包括:每层神经元与下一层神经元之间完全互连,神经元之间不存在同层连接,也不存在跨层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材料变形及失效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3包括:根据实验数据调整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及每个神经元的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材料变形及失效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4包括:当测试结果通过时,将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用于材料多尺度变形及失效预测中;否则,调回模块M3,继续训练和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211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