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1218.X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1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洪剑城;张东;丁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0 | 分类号: | C08L23/10;C08L23/06;C08L23/08;C08K13/02;C08K3/34;C08K5/14;C08J3/22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杜寒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泽 外观 汽车 内饰用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物材料,以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45~90份聚丙烯,5~12份哑光母粒,0~25份滑石粉,0~25份增韧剂,0~2份其他助剂;哑光母粒,是以100份聚乙烯与0.5~3份交联剂为制备原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先将不高于50份的聚乙烯与交联剂混合均匀,以侧喂料添加入挤出机,剩余聚乙烯主喂料添加入挤出机,于160~170℃下熔融挤出造粒,即得。本发明向原料配方体系中加入哑光母粒,能提高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增强漫反射,降低光泽度;能够避免交联度过大导致的产品外观缺陷。同时,本发明步骤简单,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改性领域。
背景技术
聚丙烯的密度小,成型加工性能好,改性空间大,在家电,汽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当聚丙烯材料在家电中用作外观材料时,往往要求较高光泽;诸多发明专利对高光泽度聚丙烯的提供大量有效制备方法;聚丙烯复合材料用作汽车内部饰件,不仅需要力学性能达到要求,还要具有良好的外观及其他综合性能;汽车内饰件除了部分装饰条考虑设计上的美观而高光泽度,其他部件通常要求具有哑光效果。汽车内饰件光泽度太高,将易产生强光反射,影响驾驶者行车安全及乘坐的舒适性。
为满足市场需求,传统技术不断对聚丙烯材料的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进行优化:例如一种聚丙烯共混材料在挤出过程中组分聚乙烯发生交联反应,交联聚乙烯作为微凝胶在材料表面形成粗糙表面,照射光线漫反射形成消光效果;该技术方案中聚乙烯的交联反应不易控制,所制备复合材料哑光效果不稳定,易导致外观缺陷;另外,该技术方案通用性不强,挤出过程中交联反应得到复合材料对设备及操作人员有更高要求。再例如一种表面光泽度降低的聚丙烯共混改性材料,该技术方案中的通过无机物填充降低聚丙烯材料光泽度,该技术方案获得的聚丙烯材料的光泽度改善程度有限,并且损害材料力学性能平衡。因此,传统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依然存在光泽度及外观欠佳的缺陷,不适用于汽车内饰件。
所以,亟待研发一种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以重量份计,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
所述哑光母粒,是以100份聚乙烯与0.5~3份交联剂为制备原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先将不高于30份的聚乙烯与交联剂混合均匀,以侧喂料添加入挤出机,剩余聚乙烯主喂料添加入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即得。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以重量份计,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以重量份计,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哑光母粒的制备中,熔融挤出的温度为160~170℃;所述的聚乙烯选自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交联剂选自过氧化二乙丙苯、过氧化苯甲酰、二乙烯基苯、三聚氰氨酸三丙烯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三烯丙基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聚丙烯为共聚聚丙烯或/和均聚聚丙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增韧剂为乙烯-辛烯共聚物或/和三元乙丙橡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其他助剂选自抗氧剂、润滑剂、耐候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低光泽、良外观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12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