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ampSite室分系统的下行容量分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00176.8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0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曹型兵;董明扬;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24/06;H04W4/33 |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王海军 |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lampsite 分系统 下行 容量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室内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LampSite室分系统的下行容量分析方法,包括在基于LampSite的室分系统中,发送端采用OFDM系统调制发送信号;发送信号由PRRU发送,经过室内路径和室外路径分别到达参考用户端,根据信号的传播情况建立信道模型;对到达参考用户的信号进行解调,分别计算两条路径上所需信号和干扰信号的功率、计算信号的信干噪比及其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系统下行容量;根据得到的系统下行容量,分析给系统下行容量带来的同频干扰的因素;本发明解决了室内小区间的同频干扰问题,确定不同场景下的频率复用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LampSite室分系统的下行容量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室内分布(简称室分)系统是针对室外基站在室内的信号覆盖弱、容量小等问题而提出的,是一种改善室内移动用户群通信质量的室内解决方案。室分系统利用室内天线将基站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从而解决室外信号在传输至室内时的损耗、覆盖、容量等问题,提高了用户服务质量。室内分布系统发展至今,已有多种技术手段。一般地,室分系统由信号源和信号分布系统组成。根据信号源的不同,可分为宏蜂窝接入室分系统(具有功率大、信号质量好、覆盖范围大等特点。适用于用户数量大,业务需求大的大型建筑内);微蜂窝接入室分系统(具有建设成本小,周期短、规划简单等特点,适用于业务规模小的室内场景);直放站接入室分系统(具有成本小、建设周期短、传输损耗小等特点,适用于对信号质量要求不高的室内场景和室内盲区覆盖);分布式接入系统(信号处理和传输分离,适用于大部分室内场景)。根据信号分布系统传输媒介的不同,又可分为射频无源分布系统;射频有源分布系统;光纤分布方式;泄露电缆分布方式。
随着室内业务的不断变化,主要采用无源器件的传统室分系统(DAS)由于具有工程施工维护排查难度大、扩容升级困难、支持频段底等缺点,已经逐渐被新型室内分布系统取代LampSite新型室分系统就是在此条件下提出的一种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其主要致力于移动宽带数据的室内覆盖,通过室内覆盖的数字化,大幅度降低室内覆盖建设和维护成本,促进移动宽带体验的持续提升。LampSite新型室分系统共有3层架构,分别为BBU、RHUB、PRRU;其中:(1)BBU:基带处理单元,实现基带信号处理功能,同现网BBU完全一样,可以和宏基站BBU共享;(2)RHUB:射频拉远单元中心,实现光纤CPRI信号到GE电信号的转换为PRRU实现POE一体化供电和传输交换;(3)PRRU:微型射频拉远单元,负责传送和处理BBU和射频天线系统之间的信号。LampSite设备物理支持链路把单个BBU分为6个光口,可接入6路光纤进行拉远扩展,扩展单元RHUB可级联四级,且每个RHUB可接入8个单网PRRU,即单个BBU最大接入单网PRRU数量为192个。在多网合一的情况下,每个RHUB接入PRRU数量减半,且其容量划分更加灵活,能满足长时间业务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抑制在高层建筑的室内场景下因同频组网带来的同频干扰对系统容量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LampSite室分系统的下行容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基于LampSite的室分系统中,发送端采用OFDM系统发送信号;
S2、发送信号由PRRU发送,经过两条路径到达参考用户端,根据信号在室内传播的一般情况建立信道的数学模型;
S3、对到达参考用户的信号进行解调,分别计算两条路径上所需信号和干扰信号的功率、计算信号的信干噪比及其概率密度函数,代入公式得到系统下行容量表达式;
S4、根据得到的系统下行容量表达式,分析各种因素给系统下行容量带来的同频干扰问题。
进一步的,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相干解调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
将小区内每一信道内的信号进行求和,得到获得接收信号的所需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01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