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农林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6176.5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0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绿洲鑫鑫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8F289/00;C08F220/06;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鼎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5 | 代理人: | 杨冬玲 |
地址: | 850030 西藏自治区拉***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无机 复合型 农林 水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农林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保水剂领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秸秆纤维素30‑40份、改性蛭石10‑20份、腐殖酸5‑8份、质量浓度5‑10%氢氧化钾溶液80‑100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3‑6份、过硫酸钾1‑2份、质量浓度3‑6%氢氧化钠溶液50‑60份、质量浓度1‑3%尿素溶液100‑120份、中和度为80%的丙烯酸溶液60‑80份、γ‑聚谷氨酸5‑10份、质量浓度2‑5%碳化二亚胺溶液20‑30份、1,4‑丁二胺10‑12份、缓冲剂0.1‑1份、去离子水60‑80份,本发明复合型农林保水剂具有相当高的吸水倍率,用于土壤中除了保水、提肥,还能有效缓解土壤板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水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农林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水分与养分条件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作物产量的两大因素。保水剂亦称吸水剂、持水剂、保湿剂、吸水性聚合物、高吸水性树脂等,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能迅速吸收和保持自身质量数百倍的去离子水、数十倍至近百倍的含盐水分,而且具有反复吸水和释水能力。因此农业上人们把它比喻为微型水库。同时,它还能吸收肥料、农药、并缓慢释放,增加肥效、药效。高吸水性树脂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园艺、建筑材料;在工业方面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缆、造纸、传感器、灭火器具、纤维制品、化妆品、食品保鲜、膨胀玩具等。
保水剂不溶于水,但能吸收相当自身重量成百倍的水,保水剂可有效抑制水分蒸发,土壤中渗入保水剂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饱和含水量,降低了土壤的饱和导水率,从而减缓了土壤释放水的速度,减少了土壤水分的渗透和流失,达到保水的目的,还可以刺激作物根系生长和发育,使根的长度增加、条数增多,在干旱条件下保持较好长势,在农林领域有极重要的应用前景。
单一使用保水剂不能同时满足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而将保水剂和肥料混合施用能充分发挥保水剂在吸水、持水和释水的同时缓慢溶出肥料中的养分的作用,所以近年来能同时发挥保水与缓释作用的缓释保水剂在农林上的应用受到关注,但保水材料的选择限制其在农林的应用。
目前,中国超过80%的吸水树脂保水剂仍靠进口才能满足,限制原因主要是国内吸水树脂保水剂的制备成本太高,随着对树脂材料保水剂成本问题的关注,采用低成本、环境友好的材料制备高吸水树脂保水剂已成为农林缓释吸水剂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中国专利CN109430023A公开了一种生物质保水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该发明提供的生物质保水剂包括以下原料:高粱秸秆,丙烯酸,丙烯酰胺,坡缕石黏土,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钾,其中各原料的质量比为:丙烯酸:高粱秸秆=10:1~1.5,丙烯酸:丙烯酰胺=7~9:3,丙烯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2%,丙烯酸:过硫酸钾=1.4%,丙烯酸:坡缕石黏土=10:1~1.2。该发明所述生物质保水剂的原料无毒无害,且所述保水剂可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的水,因而用量省,可降低栽培成本;还具有较好的节水保水以及储存养分的能力,而这些水分和养分可以根据蔬菜的需求进行释放,保障蔬菜种子萌发和菜苗生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农林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农林保水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绿洲鑫鑫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西藏绿洲鑫鑫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6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