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缓存队列的能量捕获网络中继选择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91972.X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8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田贤忠;丁军;姚超;赵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40/04 | 分类号: | H04W40/04;H04W40/22;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缓存 队列 能量 捕获 网络 中继 选择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缓存队列的能量捕获网络中继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数据包以平均速率λ1的泊松分布到达源节点,源节点以转发速率μ1n到达中继节点,中继节点以转发速率μ2n将数据包转发到目的节点,能量以平均速率为λ2的泊松分布到达中继节点的能量缓存队列;
步骤2:计算数据包在源节点的转发速率ps为源节点的数据包发送功率,hn为源节点与中继节点Rn之间的信道增益,δ2为噪声;
步骤3:计算中继节点捕获的能量为ηn表示第n个中继捕获能量的效率,表示中继节点的捕获功率,τi表示捕获能量所需的时间;
步骤4:计算中继节点转发速率为gn中继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增益;
步骤5:求解出系统达到稳态时数据包的状态概率QI(i)表示源节点在第i个时隙缓存队列数据包的个数,分别代表第n个中继节点在第i个时隙缓存队列中数据包的数量;
步骤6:根据稳态数据包状态概率求出数据包在系统中的平均队长
步骤7:计算出系统中数据包的平均时延
步骤8:根据数据包在系统中的时延,选择所耗时间最少的中继节点为最合适的中继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19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