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斑马鱼胚胎全氟化合物内暴露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1270.1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0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罗茜;傅磊;李芳;陈志宇;李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3 | 分类号: | C12N5/073;C12Q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陈聪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斑马 胚胎 氟化 合物内 暴露 模型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斑马鱼胚胎全氟化合物内暴露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搭建显微注射系统平台;配制含全氟化合物的样品溶液,所述全氟化合物包括全氟羧酸类化合物和全氟磺酸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选取处于卵裂期的斑马鱼胚胎,利用所述显微注射系统平台,将所述样品溶液注射至所述斑马鱼胚胎的植物极内。该构建方法能够构建一种内暴露模型,可以使精确定量的全氟化合物直接注入到处于卵裂期的斑马鱼胚胎植物极内,以获得一种更为直接、稳定、准确度高的用于全氟化合物胚胎发育毒性预测的内暴露模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斑马鱼胚胎全氟化合物内暴露模型的应用,包括一种全氟化合物胚胎发育毒性的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斑马鱼胚胎全氟化合物内暴露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污染物产生并进入环境中,以及食品的生产、贮存、运输和加工等过程中。这些污染物大部分具有持久性、广泛分布、生物积累和毒性的特点,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构成了严重威胁。例如,全氟化合物(PerfluororinatedCompounds,PFCs)就是一种在水生生物的体内普遍检出的环境污染物。目前,对于这些污染物的毒性研究并不深入,尤其是这些污染物对生物体的胚胎发育的潜在影响仍未得到有效评估。
现有技术中,主要以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胚胎和仔鱼为试验体进行胚胎毒性测试;并且在评估污染物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的实验过程,往往仅通过静水外暴露途径。然后,现有的静水外暴露途径一般是将斑马鱼胚胎置于含有相当于自然水体中的剂量100-1000倍污染物的水中测试;这也导致后续获得的实验数据不能准确地说明实际环境相关剂量(例如纳克级)污染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而且不同种类或溶度的污染物跨越胚胎屏障并最终进入胚胎的含量是无法控制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斑马鱼胚胎全氟化合物内暴露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该构建方法能够构建一种内暴露模型,可以使精确定量的全氟化合物直接注入到处于卵裂期的斑马鱼胚胎植物极内,以获得一种更为直接、稳定、准确度高的用于全氟化合物胚胎发育毒性预测的内暴露模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斑马鱼胚胎全氟化合物内暴露模型在全氟化合物胚胎发育毒性的评价方法中的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斑马鱼胚胎全氟化合物内暴露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搭建显微注射系统平台;
配制含全氟化合物的样品溶液,所述全氟化合物包括全氟羧酸类化合物和全氟磺酸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选取处于卵裂期的斑马鱼胚胎,利用所述显微注射系统平台,将所述样品溶液注射至所述斑马鱼胚胎的植物极内。
本发明中,所述显微注射系统平台是一个用于实施显微注射技术的平台。其中,显微注射技术是一种利用显微操作系统,控制显微注射针在显微镜视野内移动,用来进行细胞或早期胚胎操作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在将mRNA和DNA进入实验动物细胞或胚胎中,实现基因的瞬时过表达、表达敲除、以及制备转基因或突变体等领域应用。
可选地,所述显微注射系统平台包括:拉针仪、持针器、显微操纵器、显微注射器和体视显微镜;其中,所述拉针仪用于将毛细管拉制成注射针;所述持针器用于固定所述注射针;所述显微操纵器用于调控所述注射针在显微注射过程中位置;所述显微注射器用于给所述注射针施加注射压,以将所述待测样品溶液注射至所述斑马鱼胚胎内;所述体视显微镜用于在显微注射过程中观察和聚焦所述注射针及所述斑马鱼胚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12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