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腈基-羟基脲螯合纤维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0686.1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1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熊春华;韩得满;张维权;王小青;蒋胜筹;厉炯慧;沈忱;姚彩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台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F6/18 | 分类号: | D01F6/18;C08F8/30;C08F120/44;B01J20/28;B01J20/26;C02F1/28;B01J20/3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羟基 脲螯合 纤维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腈基‑羟基脲螯合纤维,其结构式为: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其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溶剂中加入聚丙烯腈纤维(作为母体)、羟基脲(作为配体)和碳酸钠,于微波条件下加热至110~140℃反应5~20min;所得的聚合物用去离子水冲洗,干燥,得到聚丙烯腈基‑羟基脲螯合纤维。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上述聚丙烯腈基‑羟基脲螯合纤维的用途:选择性吸附Cu(Ⅱ);用于检测蔬菜中Cu(Ⅱ)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聚丙烯腈基-羟基脲螯合纤维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铜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铜参与了植物二氧化碳同化作用和ATP合成,同时组成了植物所需的蛋白质。如果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过量铜离子,会对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造成危害,诱导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酶活性、DNA和膜的完整性的改变,导致其失去原有的结构和功能。还会使植物生长迟缓或停止。铜对人的危害主要是蓄积在人体内的铜,会导致肝、肾受损,甚至会引发阿尔茨海默症,这些患者脑部组织中的铜离子浓度高于正常人数倍。
鉴于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国家出台了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了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标准,严格控制食品重金属污染。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就成了执行标准的重要措施,目前已经有多种方法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对样品要求高等缺点。
上述方法中,分光光度法的缺点是检测限高,易被其他金属离子干扰。如果在进行分光光度法检测之前,可以把待测金属离子有选择性地富集起来,就解决了这两个缺点,这一技术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金属离子分离富集,一个良好的分离富集材料需要符合吸附速度快,选择性好,洗脱率高这三点要求。
螯合纤维是指具有配位功能的纤维,将含有N、O、P、S等元素的配体接枝在纤维上,这些原子能够与重金属离子的配位从而吸附重金属离子。常见的功能纤维母体有聚丙烯腈纤维、聚氨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纤维素纤维等。由于纤维的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其特殊的物理形态使其与吸附质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与较小流体阻力,不仅吸附速率快,容量大,而且容易脱附,对于痕量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也十分有效。因此,螯合纤维材料在分离富集重金属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常规的螯合纤维制备方法有传统加热法和辐照接枝法,目前传统加热法的使用比较普遍,使用水浴、油浴或电热套将反应物和溶剂共同加热搅拌,这种方法的合成时间普遍较长,会消耗相对多的水和电。辐照接枝法是利用高能辐射对纤维母体照射,在母体骨架上形成若干活性点,然后将配体通过接枝反应与纤维结合,但辐照法对仪器要求很高,价格昂贵。微波辅助法是制备螯合纤维的一种新方法,微波指频率为0.3~300GHz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为1mm~1m。微波本身无法引起化学键破坏,但可以对极性物质加热,使极性分子重新排列,由于分子间摩擦和介电消耗,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对反应体系的内部和整体加热,升温更迅速,令反应时间大大缩短。目前,大部分螯合纤维的制备步骤较多,缺乏更简单的制备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丙烯腈基-羟基脲螯合纤维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丙烯腈基-羟基脲螯合纤维,其结构式为:
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上述聚丙烯腈基-羟基脲螯合纤维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聚丙烯腈纤维为母体,以羟基脲作为配体;
在溶剂中加入聚丙烯腈纤维、羟基脲和碳酸钠,于微波条件下加热至110~140℃反应5~20min;
聚丙烯腈纤维的功能基-C≡N:羟基脲=1:2~5的摩尔比;
聚丙烯腈纤维的功能基-C≡N:碳酸钠=1:1~4的摩尔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台州学院,未经浙江工商大学;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0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