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速磨光机整机准确性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9480.7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7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郭鸿博;周毅姝;冷正威;孙宏峰;张金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G01N3/56;G01N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速 磨光机 整机 准确性 测试 方法 | ||
一种加速磨光机整机准确性测试方法属于加速磨光机整机准确性测试领域。堵砂、断砂现象一般在设备运转过程发生,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很难被发现,甚至有些堵砂、断砂现象通过肉眼的方式根本无法识别,怎么从源头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是每一个涉及此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本发明对现有方法进行了改进,对水和粗细砂作用于试件的前后顺序、作用方式、作用位置进行了细化,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目前在试件磨光过程中存在的粗细砂堵砂、断砂现象。另外,对粗、细砂输送装置进行了改进。本发明解决了以上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速磨光机整机准确性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加速磨光机:加速磨光机是在室内通过水和金刚砂对用集料颗粒做成的试件进行磨光,模拟汽车轮胎对路面磨光作用的试验设备。其工作原理是按 JTG E42-2005规定的方法,将制作的试件安装在磨光机的道路轮上,正向压上橡胶轮,通过加水和粗、细两种金刚砂,以一定的负载和时间旋转磨光试件,模拟在沥青路面中使用的粗集料在车轮运行时的磨光作用。
加速磨光机基本结构如图1,共分为九个部分:调荷总成、调整臂(配重)、道路轮、橡胶轮、细砂储砂斗、粗砂储砂斗、供水装置、机体、试件。
加速磨光机是一种用于室内模拟路面集料磨光性能的重要设备,在国内集料性能研究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设备市场服役量达到几千台之多,是集料抗滑性能研究的重要设备,受到行业管理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公路抗滑性能直接关系到车辆出行的安全,集料是路面主要的组成材料,材料的选择及结构特点是影响路面抗滑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用于公路施工过程集料抗滑性能的研究是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长期关注的重点内容,并公开发布了多项规范、标准、方法,用于指导施工及检测。
加速磨光机作为集料抗滑性能研究最主要的设备,完全符合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T0321-2005粗集料磨光值试验参数,将车轮、道路、车速、车载、环境等相关参数集成于一体,其输出数据代表集料在特定条件下的抗滑性能,用于指导施工,因此加速磨光机关键参数是否符合T0321-2005 粗集料磨光值试验方法,对关键参数的计量检定尤为重要。按照JJG(交通) 054-2009加速磨光机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对道路轮、橡胶轮、喂砂和供水装置、橡胶轮对道路轮的正向压力、整体准确性进行检定、规范,保证试验装置的统一性,确保加速磨光机输出量值的可信度,为集料抗滑性能的评定做技术支撑。
我国高速公路大多数为沥青路面,在沥青路面中集料的比例在95%左右,集料的性能对沥青路面有重要的影响。沥青路面表层的集料在车辆轮胎的反复磨损下,表面的纹理及粗糙度会逐渐降低,表层集料会渐渐变得光滑,导致路面的防滑性能大大降低。因此,对粗集料的抗磨光、磨损性能进行准确评价,从而选择耐磨损性能较好的集料用于铺设沥青路面的表面层,可确保沥青路面良好的防滑性能。
加速磨光机是用于石料磨光值评价的专用设备,该设备各部件的符合性,运行状态的科学性、稳定性是设备能否用于评价石料的关键。在常规条件下,对于设备各功能部件在静态条件下的符合性较好操作,也极易判断。但石料的磨光实际是在动态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各部件在运动条件下与静态条件下性能的变化,部件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是否满足工艺要求,对于设备来说更为重要。
整机准确性是加速磨光机动态评价唯一的指标,是评价加速磨光机优劣的关键。在大量工程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加速磨光机石料磨光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同一批石料经检定合格的不同加速磨光机评价后的结果不完全相同,甚至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
2、对于检定结果明显不合格的加速磨光机对标准试件(采用绿帘石化安山岩制作的试件)进行磨光后,磨光值在标准范围内;
3、在经检定合格的加速磨光机设备上安装14块同一批次的标准石料,经检定合格的加速磨光机磨光后,石料磨光值多数不在标准范围内(如46~ 52PS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9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