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进行对账的交易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89291.X | 申请日: | 2019-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7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杜晓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晓楠 |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40/02;G06F16/2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邹秋菊 |
| 地址: | 新加坡大牌23***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进行 交易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进行对账的交易方法,包括:S1、第一交易方的业务装置接收第一方交易数据信息,基于所述第一方交易数据信息按照设定规则生成第一区块链ID值,并将所述第一方交易数据信息发送给第二交易方的业务装置,所述第二交易方的业务装置基于所述第一方交易数据信息按照相同设定规则生成第二区块链ID值;S2、将所述第一区块链ID值写入第一区块链节点,并通过区块链P2P网络传输到第二区块链节点;S3、所述第二交易方的业务装置监听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以获取所述第一区块链ID值;S4、比较所述第一区块链ID值和所述第二区块链ID值以进行对账。本发明确保了交易明细的真实性及安全性,对账过程简单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进行对账的交易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银行对账系统,采用的是T+1对账机制(即T日的申购作业处理数据,需T+1日才能进行对账),交易流程多,资金链路长。并且其对账通常是以一方的账单为准,将双方一定时间内的全部账单进行核对。这种对账规则非常复杂,使得资金清结算的效率非常低。而且在核对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在出现争议或者账目出错时,很难判断是哪边的账目有问题,因此需要从源头进行核对,因此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通过结点连接的散状网络分层结构,能够在整个网络中实现信息的全面传递,并能够检验信息的准确程度,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数字交易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银行对账系统对账过程复杂、效率低下、安全性低需要隔天对账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进行对账的交易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安全有效、简单高效地进行对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区块链进行对账的交易方法,包括:
S1、第一交易方的业务装置接收第一交易方数据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交易方数据信息按照设定规则生成第一区块链ID值,并将所述第一交易方数据信息发送给第二交易方的业务装置,所述第二交易方的业务装置基于所述第一交易方数据信息按照相同设定规则生成第二区块链ID值;
S2、将所述第一区块链ID值写入第一区块链节点,并通过区块链P2P网络传输到第二区块链节点;
S3、所述第二交易方的业务装置监听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以获取所述第一区块链ID值;
S4、比较所述第一区块链ID值和所述第二区块链ID值以进行对账。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进行对账的交易方法中,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S11、所述第一交易方的业务装置从所述第一交易方的内部信息网络接收所述第一交易方数据信息;
S12、第一交易方的业务装置基于所述第一交易方数据信息按照设定规则生成第一区块链ID值并将所述第一区块链ID值存储在所述第一交易方的业务装置中;
S13、第一交易方的业务装置将所述第一交易方数据信息以报文方式发送给所述第二交易方的业务装置;
S14、所述第二交易方的业务装置基于所述第一交易方数据信息按照相同设定规则生成第二区块链ID值。
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块链进行对账的交易方法中,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区块链接收入链请求,并在区块链上完成共识;
S22、将第一区块链ID值写入第一区块链节点,并在区块链P2P网络上广播;
S23、第二区块链节点接收所述第一区块链ID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晓楠,未经杜晓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92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