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管线工程成品管邻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9226.7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姜坤;覃鹤;卢华;郁健;万廷荣;刘璇;张思斌;周雨婷;甘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超峰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延安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管线 工程 成品 邻接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管线工程成品管邻接结构,包括通过逐次推进至地下土体以内的多根成品管,相邻两根成品管邻接处构成管缝,相邻两根成品管邻接处还通过填塞于成品管外壁与地下土体之间的固结体连接为一体,固结体是经过向管缝以内浇筑混凝土后凝结形成。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向相邻两根成品管邻接处管缝以内充填混凝土使其凝结形成固结体,增加了相应成品管抵御地下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固结体使相邻两根成品管连接为一体,增加了相邻两个成品管邻接处的强度和承载能力,能够有效抵御来自于地下的压力,维持地下管线相邻成品管邻接处的稳定,保证地下管线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地下管线工程成品管邻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铺设地下管线施工时,成品管施工方法是首选的施工方式,因为这种施工方式排除障碍的可能性最大、最好,现有技术中,成品管施工方法多采用单向顶进的施工方式,采用这种施工方式施工时,地下管线即由多根成品管依次邻接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地下管线的施工要求越来越高,地下管线铺设距离越来越长,地下管线铺设位置处的周边环境也越来越复杂,铺设后的地下管线承受着来自地下土体以内的巨大压力,为了保证地下管线设施的安全,相邻两根成品管邻接处即最地下管线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合理地设置相邻两根成品管邻接处的结构,是保障地下管线长期稳定可靠使用的基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管线工程成品管邻接结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管线工程成品管邻接结构,包括通过逐次推进至地下土体以内的多根成品管,相邻两根成品管邻接处构成管缝,相邻两根成品管邻接处还通过填塞于所述成品管外壁与地下土体之间的固结体连接为一体,所述固结体是经过向所述管缝以内浇筑混凝土后凝结形成。
所述成品管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圆筒形状。
所述管缝宽度为10~15mm。
所述固结体在所述成品管轴向截面上的投影长度不小于5m。
所述固结体相对于所述成品管外壁表面的厚度不小于1.5m。
所述固结体是使用混凝土浇筑装置向所述管缝以内浇筑混凝土后凝结形成,所述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储气罐、投料斗和多个空压机,多个空压机并联连接于储气罐输入端,储气罐输出端通过供气管道接入投料斗以内,投料斗还连接有送料管,送料管伸入所述成品管以内并且对准相邻两根成品管邻接处。
所述空压机数量为3个。
所述空压机输出压力为0.3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相邻两根成品管邻接处预留管缝,使相应的成品管在面临地下环境温度出现变化时,当成品管受热膨胀或与遇冷收缩时,相邻两根成品管邻接处具有相应的拉伸和收缩空间,保证地下管线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效提升地下管线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向相邻两根成品管邻接处管缝以内填充的混凝土使相邻两根成品管连接为一体,增加了相邻两个成品管邻接处的强度和承载能力,能够有效抵御来自于地下的压力,同时也能够维持地下管线相邻成品管邻接处的稳定,防止邻近土体出现坍塌或沉降,保证地下管线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地下管线铺设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成品管对接合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混凝土浇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校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92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