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P技术的铁铝合金零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9159.9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4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李成伟;徐文梁;杨强;张航;李涤尘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1 | 分类号: | B22F3/11;B22F3/26;B22F1/00;B33Y10/00;B33Y40/2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晓晓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p 技术 铝合金 零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P技术的铁铝合金零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采用3DP技术直接成型氧化铁粉末得到具有一定结构的零件,之后用氢气还原氧化铁得到多孔构件,最后再用铝液浸渗得到铁铝合金零件。本发明采用3DP技术对零件进行成型,可以直接成型具有复杂结构的零件,有效解决了铁铝合金切削加工困难的缺点,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本发明采用纳米氧化铁粉末来制造铁铝合金,提高了所得零件的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和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P技术的铁铝合金零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铁铝金属间化合物是由铁和铝这两个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包括Fe3Al和FeAl两大类。因其独特的长程有序的晶体结构,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氧化、耐热腐蚀性能和抗硫化腐蚀性能,而且密度低、比强度高、耐磨性好并且成本低廉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新型中高温结构材料的研究热点,在热交换管道、熔炉装置、汽车阀门、熔盐设备等高温恶劣环境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景。
因为在室温下铁铝金属间化合物中的铝会与环境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活性氢原子,再渗入合金表面,导致铁铝合金表现出环境敏感脆性,这严重限制了铁铝合金的工业化应用。目前常用的改善铁铝合金脆性的方法有合金化、晶粒细化、提高晶体对称性和显微组织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DP技术的铁铝合金零件的制备方法,采用纳米级的氧化铁粉末利用3DP工艺制造特殊结构的零件,利用纳米材料的超塑性来改善铁铝合金的室温脆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制所需要的的氧化铁粉末和粘接剂,其中氧化铁粉末的配制方法为将粒度为50~500nm的氧化铁粉末球磨30min后充分混合,得到所需氧化铁粉体;
步骤二,设计所需零件的模型,并按照零件模型的最小特征要求确定分层厚度并进行分层切片,确定成型过程中的成型取向和扫描路径,并将相关数据发送至基于喷射粘接法的3DP成型机;
步骤三,将氧化铁粉末和粘接剂放入基于喷射粘接法的3DP成型机中,打印出零件素坯;
步骤四,通入氢气对零件素坯进行还原,得到超细铁颗粒的零件素坯;
步骤五,在超细铁颗粒的零件素坯表面沉积一层铝;
步骤六,对步骤五处理后的零件素坯进行液态铝的反应渗透,得到铁铝合金零件;
步骤七,对铁铝合金零件进行热处理,得到最终制件。
步骤一中,粘接剂的配制方法为按照质量分数取0.5%~1.5%的瓜尔豆胶、2%~4%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剩余量为蒸馏水;将瓜尔豆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蒸馏水混合后搅拌均匀,得到粘接剂。
步骤二中,设计所需零件的模型时,根据零件素坯在之后的处理过程中体积的收缩,将零件模型放大,收缩率范围为5%~10%。
步骤二中,分层厚度为0.1~0.5㎜。
步骤四中,对零件素坯进行还原的具体方法如下:
将零件素坯经干燥后放入炉中通入氢气还原,氢气流量为1~2L/min,还原温度为400~500℃,还原时间为40~90min。
步骤五中,在超细铁颗粒的零件素坯表面沉积一层铝时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
步骤六中,液态铝的反应渗透工艺如下:
将步骤五处理后的零件素坯预热后浸入600℃惰性气氛的铝熔体中,升温到900℃,保温4h后反应渗透完毕,去除零件素坯表面熔体,得到铁铝合金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91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