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确定位地下水管漏水点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8738.1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2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华;谭宗礼;罗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邦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F17D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吴轶淳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定位 地下 水管 漏水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确定位地下水管漏水点的系统,涉及智能管网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检测管段入口和管段出口的实时水流量、实时振动信号和实时声波信号;曲线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振动信号曲线和声波信号曲线;泄漏判定模块,用于在每个管段的管段入口与管段出口之间的流量差值大于预设的流量阈值时,输出泄漏判定结果;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泄漏判定结果处理得到由于泄漏点导致的平均延时时间;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泄漏判定结果和属性参数于预设的对应关系表中匹配得到信号传播速率;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平均延时时间与信号传播速率计算泄漏点与泄漏管段的管段入口及管段出口之间的距离。本发明有效提升泄漏点定位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管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确定位地下水管漏水点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地下水管作为城市公用基础设施之一,承担着向各个用水节点输送压力水头的重任,对于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下水管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管材质量、施工质量以及腐蚀、老化等人为或自然原因,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渗漏。地下管网的渗漏,一方面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又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成本。如何控制和降低给水管道的泄漏,及时定位发生泄漏的位置,减少水资源浪费,保证管道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通过听漏棒、电子听漏仪、冲击地钻等基础设备发现泄漏以及定位漏点,不仅难以及时发现漏点,而且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不能有效的保障供水,影响人饮用水的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精确定位地下水管漏水点的系统,具体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分别设置于地下水管的各管段的管段入口和管段出口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具体包括:
流量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管段入口和所述管段出口的实时水流量;
振动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管段入口和所述管段出口的实时振动信号;
声波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管段入口和所述管段出口的实时声波信号;
曲线生成模块,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曲线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实时振动信号生成相应的振动信号曲线;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实时声波信号生成相应的声波信号曲线;
第一存储模块,连接所述曲线生成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振动信号曲线和所述声波信号曲线形成信号曲线数据库;
泄漏判定模块,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水流量计算每个所述管段的所述管段入口与所述管段出口之间的流量差值,并在所述流量差值大于预设的流量阈值时,输出表示对应的所述管段为泄漏管段的泄漏判定结果;
第一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存储模块和所述泄漏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泄漏判定结果,所述泄漏管段的所述管段入口的所述振动信号曲线和所述声波信号曲线,以及所述泄漏管段的所述管段出口的所述振动信号曲线和所述声波信号曲线,处理得到所述泄漏管段中由于泄漏点导致的所述管段入口和所述管段出口之间信号瞬变时刻之间的平均延时时间;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保存所述地下水管的各所述管段的属性参数与声波信号传播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第二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泄漏判定模块和所述第二存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泄漏判定结果和所述泄漏管段的所述属性参数于对应关系表中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的声波信号传播速率;
第三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平均延时时间与所述信号传播速率分别计算得到所述泄漏管段的所述泄漏点与所述泄漏管段的所述管段入口及所述管段出口之间的距离,以实现所述泄漏点的精确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邦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邦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8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