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天然矿物质的用于地表水体治理的氨氮去除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7995.3 | 申请日: | 201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6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胜;叶小军;魏卓杰;安玉宁;金哲;沈奕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尚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42;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汤俊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矿物质 用于 地表 水体 治理 去除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地表水治理的氨氮去除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由斜发沸石、麦饭石、黏土矿物、高岭石、硫酸钙、硫酸铝、氧化镁、硅藻土、改性膨润土、改性火山岩及凹凸棒土等天然矿物混合而成,能使地表水体中的氨氮转化分解并絮凝沉降,且在反应过程中对水体pH值影响很小,本发明除了能与铵根离子形成沉淀之外,还可通过斜发沸石、麦饭石、黏土矿物、高岭石、硅藻土、改性膨润土、改性火山岩及凹凸棒土对水体中的氨氮进行离子交换,该氨氮去除剂无毒无害、反应速度快,在地表水体氨氮治理过程中,其生成物稳定,不会分解成有毒物质,从而水质得以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表水治理领域,更加涉及一种用于地表水治理的氨氮去除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困扰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问题,而水体污染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且近几年来重点污染源考核结果及地表水监测结果表明,水体指标中氨氮超标现象仍较严重。认清氨氮的来源,了解其危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成为保护水环境不被氨氮污染的必要环节。
氨氮(简称NH3-N),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两者的组成比决定于水的PH值和温度,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则氨盐的比例较高,水温则相反。环瑞氨氮去除剂是指环瑞针对各行业污水研发的去除水中氨氮的药剂。水中氨氮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焦化、合成氨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平均含氮量每人每年可达2.5kg-4.5kg,雨水径流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氮的重要来源。另外,氨氮还来自钢铁、石化、焦化、合成氨、发电、水泥等化工厂向环境中排放工业废水、含氨的气体粉尘和烟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也越来越多,大量的自用轿车和各种型号的货车等交通工具也向环境空气排放一定量含氨汽车尾气。这些气体中氨溶于水中,形成氨氮。
针对上述污染因素,氨氮所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氨在自然环境中会进行氨的硝化过程,即有机物的生物分解转化环节,氨化作用将复杂有机物转换为氨氮。速度较快,硝化作用是在亚硝化菌、硝化菌作用下,在好氧条件下,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反硝化作用是在外界提供有机碳源情况下,由反硝化菌把硝酸盐和和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氨氮在水体中硝化作用的产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饮用水有很大危害。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高的饮用水可能对人体造成两种健康危害,长期饮用对身体极为不利,即诱发高铁血红蛋白症和产生致癌的亚硝胺。硝酸盐在胃肠道细菌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造成缺氧。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氨氮对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离氨。其毒性比铵盐大几十倍,并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PH值与水温愈高,毒性愈强,对鱼的危害类似于亚硝酸盐。鱼类对水中氨氮比较敏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和虾均需要与水体进行离子交换(钠、钙等),氨氮过高会增加鳃的通透性,损害鳃的离子交换功能;使水生生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动物对疾病的易感性,降低生长速度;降低生殖能力,减少怀卵量,降低卵的存活率,延迟产卵繁殖。急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水生生物表现为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研发了一种含天然矿物质的氨氮去除剂及制备方法,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由天然矿物混合而成的粉末状氨氮去除剂,按重量份计,其包括:斜发沸石50~60份,麦饭石5~10份,高CEC黏土矿物5~10份,硫酸铝20~30份,硫酸钙10~20份,氧化镁1~10份,硅藻土15~20份,改性膨润土20~25份,改性火山岩10~15份,凹凸棒土5~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尚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尚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79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