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储能用纳米纤维素/氧化锌复合物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6735.4 | 申请日: | 201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2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盛成皿 | 申请(专利权)人: | 莒南凯佳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276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能用 纳米 纤维素 氧化锌 复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化学储能用纳米纤维素/氧化锌复合材料,包括如下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数:包括如下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数:纳米纤维素10~20份,氧化锌60~70份,模板剂5~10份,表面活性剂3~5份。本发明中本发明中由于纤维素的合成过程中溶液呈碱性,则得到的纤维素也呈碱性,当在碱性条件下,氧化锌会有少部分锌离子和氧离子游离出来,这些游离出来的杂离子进入材料的骨架内,形成含有杂离子的骨架结构,有利于提高电化学储能容量,同时加入是三乙胺模板剂的能够使得纳米纤维素/氧化锌复合材料在后续晶化过程中得到有序的孔道结构,有序的孔道结构材料相对性能较稳定,应用于电化学储能中可以发挥更有效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电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储能用纳米纤维素/氧化锌复合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成为人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化石燃料储量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电动汽车的普及成为一个大的趋势。在这种前提下,对储能设备如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储能设备来说,其关键就是电极材料,因此设计开发性能优异的电极材料成为各国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储能用纳米纤维素/氧化锌复合物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氧化锌复合物比表面积大,孔道结构在介孔范围内,应用到电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并且其在多次充循环实验中,其电池性能影响较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化学储能用纳米纤维素/氧化锌复合材料,包括如下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数:10~20份纳米纤维素,60~70份氧化锌,5~10份模板剂,3~5份热表面活性剂;
纳米纤维素/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S1: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木浆与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1:5加入烧杯中,搅拌至分散均匀,得到木浆分散液,加入木浆分散液质量三分之一的溴化钠,继续搅拌1~2h,在搅拌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8~9,搅拌顺利完成后,抽滤,洗涤,干燥,磨成粉末,得到纳米纤维素;由于纳米纤维素的合成过程中溶液呈碱性,则得到的纳米纤维素也呈碱性,当在碱性条件下,后续纳米纤维素/氧化锌复合材料合成过程中,氧化锌会有少部分锌离子和氧离子游离出来,这些游离出来的杂离子进入材料的骨架内,形成含有杂离子的骨架结构;
S2: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氧化锌粉末,放入马弗炉中400℃焙烧4h,冷却至室温后,得到本次实验所需要的氧化锌;焙烧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氧化锌吸潮,影响后续的实验结果;
S3:纳米纤维素/氧化锌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如下:
取纳米纤维素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一定量去离子水,常温搅拌0.5~1h,分3次加入氧化锌后,用滴管缓慢滴加模板剂,溶液渐渐变得较为粘稠,增加搅拌桨转速,用铁子固定烧杯,搅拌1~2h后停止搅拌;加入模板剂的目的是使得纳米纤维素/氧化锌复合材料在后续晶化过程中得到有序的孔道结构,有序的孔道结构材料相对性能较稳定,应用于电化学储能中可以发挥更有效的功能;
取250ml反应釜,将上述搅拌好的溶液倒入反应釜中,在反应釜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将反应釜封口后放入200℃烘箱中晶化48h后,戴上防高温手套取出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后先过滤,将滤饼放入100℃烘箱中烘干,取出后磨成粉末,放入管式炉,氮气氛围下350℃焙烧6h,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纳米纤维素/氧化锌复合材料;纳米纤维素/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合成采用水热合成法,目的是在水热合成这种复杂的反应过程中,材料的内部结构会发生改变,通过不同化学原料的添加,可以人为的控制材料的内部结构,反过来又使得实验可以再次验证人们的设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莒南凯佳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莒南凯佳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67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