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9246.6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4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城县百丈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34 | 分类号: | B07B1/34;B07B1/42;B07B1/46;B08B3/08;B08B3/14;A23F3/06;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陈永虔 |
地址: | 437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加工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包括有处理室、底板、连接片、侧板、震动加热室,所述的处理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三过滤网,所述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三过滤网的顶面分别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三连接杆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的处理室的底部设置有底孔,所述的震动加热室的前端面固定有竖板,所述的竖板的侧面固定有加热器以及固定底板,所述的固定底板的端面固定有送风器,所述的竖板的顶面固定有烘干器,烘干器用于对震动加热室内存放的茶叶进行加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具备茶叶筛选、快速烘干以及不能自适应匹配震动输入等技术问题,有利于本装置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但是现有的茶叶加工设备,在茶叶加工的过程中,不具备茶叶筛选能力,且烘干加热效率低。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加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备茶叶筛选、快速烘干以及不能自适应匹配震动输入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包括有处理室、底板、连接片、侧板、震动加热室,所述的处理室的内部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三过滤网,所述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三过滤网的顶面分别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三连接杆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三连接杆的前端面与处理室的内部前侧面设置凹槽相配合并能够进行上下位移运动,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三连接杆的顶部分别固定有第一圆片、第二圆片以及第三圆片,所述的处理室的底部设置有底孔,所述的震动加热室的前端面固定有竖板,所述的竖板的侧面固定有加热器以及固定底板,所述的固定底板的端面固定有送风器,所述的竖板的顶面固定有烘干器,烘干器用于对震动加热室内存放的茶叶进行加热。
所述的第一过滤网上设置有第一系列过滤孔,所述的第一系列过滤孔由8行11列呈矩阵状分布的直径为一毫米的圆孔组成,所述的第二过滤网上设置有第二系列过滤孔,所述的第二系列过滤孔由7行10列呈矩阵状分布的直径为二毫米的圆孔组成,所述的第三过滤网上设置有第三系列过滤孔,所述的第三系列过滤孔由7行9列呈矩阵状分布的直径为三毫米的圆孔组成。所述的处理室的前侧表面设置有动作箱,所述的动作箱内部包含有主动轮、从动轮以及横片,所述的主动轮、从动轮外侧包裹有传动带,所述的传动带的上侧设置有呈三棱柱状的左动作块、右动作块,所述的左动作块、右动作块之间通过双头螺栓连接,所述的横片上自左至右设置有第一动作杆、第二动作杆以及第三动作杆,所述的第一动作杆、第二动作杆以及第三动作杆上侧对应设置有第一圆孔、第二圆孔以及第三圆孔。
所述的处理室的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的顶面与推板的底部接触配合,所述的推板能够沿着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进行线性位移运动。所述的处理室的前侧端面通过第四系列螺栓组与立板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的立板的顶侧通过第三系列螺栓组与储液箱固定连接,所述的储液箱用于存储碱水溶液,所述的储液箱的下侧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的处理室的底部底孔处对应设置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的第一过滤层的下侧设置有圆管,所述的圆管的下侧设置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的第二过滤层的下侧设置有端管,所述的端管的底部设置有水泵,所述的端管的底部与导液管的底部相通,所述的导液管的顶部与储液箱的顶部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城县百丈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城县百丈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9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