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缆绳传递扭矩的风筝发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7247.7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5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雍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雍占锋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3/06;F03B13/00;F03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3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缆绳 传递 扭矩 风筝 发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缆绳传递扭矩的风筝发电方法;通过缆绳和杆传递扭矩控制风筝的姿态并通过缆绳和杆的组合将风筝产生的扭矩从天上传递到地面的发电机上,本发明简单实用、扫风面积大、风筝受力均匀、控制简单、不易损坏、功率调节方便、单机功率大,是理想的新一代风力发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方法和一种水力发电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缆绳传递扭矩的风筝发电方法和缆绳传递扭矩的水力发电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旋转式风筝发电技术有如下几例,CN201310618167一种环形圆盘发电系统,其特征是靠调整风筝姿态来拉动环形圆盘,风筝姿态怎么调整没有给出。CN200880017032采用风筝拖动模块在轨道上运行来转换能量的风力系统及利用该系统产生电能的方法,其特征是使用硬翅风筝在轨道上飞行拖动旋转木马转动,风筝的2个拉索即当风筝拉力的动力绳又当风筝姿态的控制绳,难度非常大;CN200780025199.1意大利旋转木马和上一个专利虽然翻译的地名和人名都有差异,但可能是一个人写的。上述专利都存在风筝飞行姿态控制困难、两个风筝互相绕线、风筝乱飞,如果组成一个风力发电场,那么相邻几个风筝发电机的距离会非常远,这会造成不是向高空发展,而是占用面积增大,不利于风力发电场的整体布局。以上专利可以归结为类似于地面上风力发电机中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方式,至少也可归结为升力型叶片思路。
专利CN201110343261轨道式风力动力系和CN201110151529旋转式风能动力装置。这两个专利是广东高空风能的张建军团队的杰作,伞不随转盘动,卷扬机通过齿轮驱动转盘运动,功率可以做的很大,单个伞损坏不会让发电机整体停下来,互不干扰,只是伞的打开和收起来的缺点仍没克服,单位面积的伞扫风面积有限。我们认为这种思路已非常接近成功了,主要缺点是伞的开合依靠在空中的执行器来实现。以上两个专利可以归结为类似于地面上风力发电机中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方式,至少可以归结为阻力型叶片思路,但是与地面垂直轴发电叶片不同的是叶片还要变形,伞的开合是一大缺点。地面上垂直轴发电叶片还要变形的一大堆,但是实用或者说大量被大家应用的还是不会变形的叶片。
专利AU2010245162A1与广东高空风能的思路差不多,互相之间各有所长,也是伞的开合驱动转盘运动。专利EP2748064A1实现了单伞在空中旋转。专利US7847426实现了旋转,但是中心轴高耸入云,不能算是风筝。US20070120004A1实现了风筝旋转运动,但是风筝的控制异常复杂,阻碍了其实现工业化,尚在实验阶段。专利US20160281677A1的出现在笔者专利CN201410089557之后,也在找缆绳和杆传递扭矩的路上。US20180065722A1还没有找到有效控制风筝姿态的方法。
笔者的专利CN201410089557-缆绳传递扭矩的柔性联轴器及应用这种联轴器的发动机一实际使用效果非常好,但是尚需要两个杆之间拉绳才能传递扭矩,对于风筝发电来讲,杆的重量大,虽然杆可以是硬翅风筝的骨架,但大风筝的骨架也比较重,本发明将给出改进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风筝姿态控制困难,风筝产生的扭矩难以简单有效的从高空传递至地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缆绳传递扭矩的风筝发电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雍占锋,未经雍占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72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