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控系统模块间的动态加密解密方法、多重认证锁控系统、锁控方法及保险柜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1705.6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0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炎;陈文坤;王小锋;吕水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斯达科技集团(中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16 | 分类号: | H04L9/16;H04L29/06;G07C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颜盈静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模块 动态 加密 解密 方法 多重 认证 保险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控系统模块间的动态加密解密方法、多重认证锁控系统、锁控方法及保险柜,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事先定义的变量空间,将硬件ID数据、开锁通讯协议和遮罩变量填入形成数组,基于遮罩变量对该数组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组;步骤2:基于遮罩变量对加密数组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数组,对解密后的数组按照事先定义的变量空间进行数据划分,并对划分后的数据与事先记录的数据进行逐一匹配,若匹配一致,则根据解密得到的开锁通讯协议内容,执行相关操作;否则不做任何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认证与解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锁控系统模块间的动态加密解密方法、多重认证锁控系统、锁控方法及保险柜。
背景技术
现有产品往往采用了光学指纹模块和单目人脸识别摄像头,且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采用单个识别通过就可以开锁的模式。同时,现有产品生物识别模块通过发送继电器信号给执行控制板,执行控制板控制电机转动来开门。生物识别控制面板和执行控制板之间数据信号传递没有经过加密处理。
目前的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如下:
1、光学指纹模块的指纹采集原理决定了,硅胶假指纹很容易模仿真指纹纹路,在光学指纹模块的指纹采集过程中获得的指纹图像和真指纹图像极为相近,导致光学指纹模块算法误读为真指纹,因此采用仅光学指纹模块存在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2、单目人脸识别摄像头的人脸识别原理决定了,单目人脸识别摄像头只能对人脸特征进行比对,没有生物识别的功能,也就说人的彩色照片及硅胶人脸面具就很容易攻破单目人脸识别摄像头的算法,故也存在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3、现有技术中采用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单独识别通过就可以开门,单个识别认证安全性比较差,容易被人攻破,打开柜门;
4、现有技术中生物识别模块通过发送继电器信号给执行控制板,如果有人从柜体外打洞,并且找到生物识别模块和执行控制板的导线,搭接这根导线并供电后,执行控制板也会被接通,并且控制电机进行开门操作,容易被人破坏开门;
5、现有技术中生物识别控制面板和执行控制板之间的通讯信号是固定的,如果有人撬开生物识别控制面板,窃取了生物识别控制面板和执行控制板之间固定的通讯信号,就可以通过把模拟固定的通讯信号传递给执行控制板,执行控制板就会控制电机进行开门操作了。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控系统模块间的动态加密解密方法、多重认证锁控系统、锁控方法及保险柜。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锁控系统模块间的动态加密解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事先定义的变量空间,将硬件ID数据、开锁通讯协议和遮罩变量填入形成数组,基于遮罩变量对该数组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组;
步骤2:基于遮罩变量对加密数组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数组,对解密后的数组按照事先定义的变量空间进行数据划分,并对划分后的数据与事先记录的数据进行逐一匹配,若匹配一致,则根据解密得到的开锁通讯协议内容,执行相关操作;否则不做任何操作。
进一步的,锁控系统模块包括生物识别模组和执行控制板;所述硬件ID数据包括生物识别模组ID数据。
进一步的,在执行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
将生物识别模组与执行控制板进行生物识别模组ID数据绑定;
根据生物识别模组ID数据的长度,定义变量空间1,根据遮罩变量的长度,定义变量空间2,根据开锁通讯协议的长度,定义变量空间3;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S10:获取生物识别模组ID数据和开锁通讯协议,并由随机数生成器随机生成一随机数种子信息作为遮罩变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斯达科技集团(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创斯达科技集团(中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1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板的抽芯装置
- 下一篇:秸秆处理用原料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