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设备下的鱼虾混养池塘及其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0897.9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5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江河;周华兴;段国庆;凌俊;胡玉婷;潘庭双;陈小雷;汪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10;A01K61/59;A01G3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鱼虾 混养 池塘 及其 养殖 方法 | ||
一种光伏设备下的鱼虾混养池塘及其养殖方法,包括水体净化区和光伏设备区,水体净化区和光伏设备区的面积比为1:2,光伏设备区内设有若干排光伏设备基桩组,沿光伏设备基桩组筑埂,埂与池塘的宽边塘埂之间不连接并挖掘有横沟,埂两侧挖掘有纵沟,横沟与纵沟之间连通;光伏设备区两侧的纵沟与水体净化区的连接处设有推水设备,水体净化区池面设有增氧机,水体净化区池面还设有用于种植水生蔬菜的生物浮床。本发明在“渔光互补”模式下,光照区和遮光区水体循环,解决了遮光区内水体过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伏设备下的鱼虾混养池塘及其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渔光互补”是一种水面架设光伏发电设备,水下进行水产养殖的模式。光伏设备下,水体温度相对较低,适宜于高温季节鱼、虾类生长。然而,传统“渔光互补”模式中,光伏发电组件的遮光性强,影响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细菌等生长,进而影响水体内生态环境和初级生产力,降低渔产;另一方面,光伏设备往往架设在相对封闭的水体环境如池塘、湖泊中,水体自净能力差,如果在此水体中进行高密度渔业养殖,水体环境易恶化。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光伏设备下渔业养殖的开展。
所以,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光伏设备下的鱼虾混养池塘及其养殖方法,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一地多产”,环保高效的水产养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设备下的鱼虾混养池塘及其养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设备下的鱼虾混养池塘,所述鱼虾混养池塘包括水体净化区和光伏设备区,所述水体净化区和所述光伏设备区的面积比为1:2,所述光伏设备区内设有若干排光伏设备基桩组,沿所述光伏设备基桩组筑埂,所述埂与所述池塘的宽边塘埂之间不连接,所述埂与埂之间挖掘有纵沟,所述埂与所述塘埂之间挖掘有横沟,该横沟与所述纵沟之间连通;所述光伏设备区的两侧纵沟与所述水体净化区的连接处设有推水设备,所述水体净化区池面设有增氧机,所述水体净化区池面还设有用于种植水生蔬菜的生物浮床。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推水设备为推水机。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增氧机为叶轮式增氧机。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池塘塘埂外侧设有一圈防逃设施。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生物浮床采用PVC管和弯头连接构成,所述生物浮床具有上下层结构,上下层分别设有孔径不同的网。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设备下的鱼虾混养池塘的养殖方法,采用上述的鱼虾混养池塘进行余下养殖,养殖方法包括:
(1)准备鱼虾混养池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排空鱼虾混养池塘里的水后,清除塘底多余的淤泥,使淤泥厚度保持0.06-0.14m;
步骤2:向鱼虾混养池塘注水使鱼虾混养池塘内水深0.2-0.3m后,向鱼虾混养池塘均匀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
步骤3:池塘消毒4-6天后,在纵沟中种植水草;水草种植密度以纵沟中水草覆盖率为50-60%;种完水草后,纵沟内水位保持0.4-0.6m,10-15天以后提高纵沟内水位至1m-1.2m;
步骤4:在生物浮床上栽种水生蔬菜,生物浮床的面积为净化池面积的15%-20%;
(2)鱼虾种苗放养与养殖管理,包括:
一、在池塘注水后,向水体净化区均匀泼洒低温肥水产品;鱼虾种苗投放前10-15天,打开推水机,使水体净化区和纵沟内的水体形成循环,水体净化区中的肥水流入纵沟中;
二、养殖品种搭配及苗种投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08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角度喷涂吸附装置
- 下一篇:具有大光程差的光波导强度调制器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