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面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6554.5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4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谢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图尔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杨静文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面 撑开 型椎间 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面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外壁通过开口间隙配合有支块,所述支块的外侧设有融合块,所述圆筒的内部设有支撑组件。该四面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通过圆筒、开口、支块和融合块的配合,使得四个融合块可通过双头螺柱的转动向四周呈交叉状逐步撑开,进而扩大融合块的撑开范围,对脊椎锥节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进而更加便于恢复椎节的高度和张力,使得脊椎更好的恢复生理曲度,且扩大适用范围,通过支块、融合块和自调组件的配合,使得融合块在与锥节接触时可通过滚珠动平衡和圆球的万向转动实现自动转动至与接触面适合的角度,且扩大了与锥节的接触面积,大大提升支撑效果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四面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四面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在治疗脊椎疾病或退化问题时可,往往需要椎间融合器用到对脊椎进行支撑。
现有技术中的四面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四个融合块不可向四周呈交叉状逐步撑开,进而融合块的撑开范围小,对脊椎锥节的支撑效果差,不便于恢复椎节的高度和张力,使得脊椎无法更好的恢复生理曲度,且适用范围窄,实用性和灵活性差,且融合块在与锥节接触时不可实现自动转动至与接触面适合的角度,无法实现自动适应效果,且与锥节的接触面积小,支撑效果稳定性差,进而不方便人们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面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四面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四个融合块不可向四周呈交叉状逐步撑开,进而融合块的撑开范围小,对脊椎锥节的支撑效果差,不便于恢复椎节的高度和张力,使得脊椎无法更好的恢复生理曲度,且适用范围窄,实用性和灵活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面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外壁通过开口间隙配合有支块,所述支块的外侧设有融合块,所述圆筒的内部设有支撑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双头螺柱、转块、套环、第一耳板、斜杆、第二耳板、圆杆、滑块、滑槽和轴承;
所述双头螺柱的外壁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与圆筒的内壁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双头螺柱的右端固接有转块,所述双头螺柱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两个套环,所述套环的外壁固接有四个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耳板,同侧的两个所述斜杆的正面通过圆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耳板的外端固接有滑块,所述滑板的外壁通过滑槽与支块的内端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转块的右端加工有六角孔。
优选的,所述套环的关于双头螺柱轴对称分布。
优选的,同侧的所述两个斜杆关于圆杆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槽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融合块的外端加工有凸棱。
优选的,所述支块的外侧设有自调组件;
所述自调组件包括滚珠槽、滚珠、竖槽、方块、顶杆、圆球、圆槽和支座;
所述滚珠槽加工于支块的内部,所述滚珠槽的内部填充有滚珠,滚珠槽的末端连通有竖槽,所述竖槽加工于支块的外端,所述竖槽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方块,所述方块的外端固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外壁与竖槽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顶杆的末端固接有圆球,所述圆球外壁通过圆槽间隙配合配合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外端与融合块的内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珠布满滚珠槽。
优选的,所述圆槽与圆球的形状相契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四面可撑开型椎间融合器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图尔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图尔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65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