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织参数监控方法、装置、成像系统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5477.1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8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荣;刘新;乔阳紫;邹超;孟德;程传力;帖长军;文剑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3/54 | 分类号: | G01R33/54;A61B5/055;A61B8/00;A61B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参数 监控 方法 装置 成像 系统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织参数监控方法、装置、成像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实施完编码时序对应的编码脉冲信号的目标组织的磁共振数据以得到参考磁共振图像;获取实施完位移准备序列对应的各脉冲信号的目标组织的磁共振数据,以得到定量磁共振图像,其中,位移准备序列应用于成像序列之前,并包括用于生成高强度聚焦脉冲的超声时序以及用于将目标组织因高强度聚焦脉冲产生的位移信息编码到纵向磁化矢量上的编码时序;根据参考磁共振图像的幅值信息、定量磁共振图像的幅值信息以及主磁场不均匀性引起的相位改变确定目标组织的位移定量结果。解决了现有磁共振声辐射力成像技术经颅定焦时,超声能量在颅内沉积过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织参数监控方法、装置、成像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超声神经调控技术,可无创地将超声能量聚焦于脑部靶向区域,实现对特定功能神经核团细胞活动的兴奋或抑制作用。“无创经颅”是超声神经调控的关键优势,同时也是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定位超声的实际作用位点的准确性是保证超声神经调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磁共振声辐射力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coustic radiation forceimaging,MR-ARFI)是一种超声监控技术。现有技术的磁共振声辐射力成像可将毫秒级别(5-20ms)超声脉冲作用引起的局部组织位移编码为图像相位对比。具体为:通过在读出梯度之前添加一对位移编码梯度,并控制超声工作时间与其中一个位移编码梯度的相对时长,将超声辐射力引起的位移信息编码到磁共振相位图中以对超声焦点进行监控。该方法对超声机械作用敏感,单次超声脉冲作用时间短,占空比低,不会引起显著温升。但是,基于自旋回波或基于梯度回波的MR-ARFI需要多次重复超声脉冲激励,可能引起组织局部加热,在超声神经调控中则可能引发生物效应。尽管基于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的MR-ARFI最少只需一次超声脉冲激发即可实现对超声辐射力引起的位移进行成像,但平面回波成像一般对磁共振成像系统硬件要求较高,成像伪影多,在超声神经调控焦点定位中可能引起焦点位移估计的误差,引发安全隐患。
综上,现有磁共振声辐射力成像技术存在焦点位移监控中超声能量沉积过多的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织参数监控方法、装置、成像系统及介质,解决了现有磁共振声辐射力成像技术存在焦点位移监控中超声能量沉积过多的安全性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织参数监控方法,包括:
获取实施完编码时序对应的编码脉冲信号的目标组织的磁共振数据,以得到参考磁共振图像;
获取实施完位移准备序列对应的各脉冲信号的目标组织的磁共振数据,以得到定量磁共振图像,其中,所述位移准备序列应用于成像序列之前,并包括用于生成高强度聚焦脉冲的超声时序以及用于将目标组织因高强度聚焦脉冲产生的位移信息编码到纵向磁化矢量上的所述编码时序;
根据参考磁共振图像的幅值信息、定量磁共振图像的幅值信息以及主磁场不均匀性引起的相位改变确定目标组织的位移定量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组织参数监控装置,包括:
参考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实施完编码时序对应的编码脉冲信号的目标组织的磁共振数据,以得到参考磁共振图像;
定量图像获取模块,获取实施完位移准备序列对应的各脉冲信号的目标组织的磁共振数据,以得到定量磁共振图像,其中,所述位移准备序列应用于成像序列之前,并包括用于生成高强度聚焦脉冲的超声时序以及用于将目标组织因高强度聚焦脉冲产生的位移信息编码到纵向磁化矢量上的所述编码时序;
位移定量模块,用于根据参考磁共振图像的幅值信息、定量磁共振图像的幅值信息以及主磁场不均匀性引起的相位改变确定目标组织的位移定量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成像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54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