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燃纤维素短纤维的连续式加工方法和获得的阻燃纤维素短纤维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8400.1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2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施楣梧;芦长江;刘登云;吴洪乾;曲岐山;魏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芦氏阻燃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芦氏特种面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285 | 分类号: | D06M13/285;D06M11/60;D06M11/50;D06M11/38;D06M13/43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李兵霞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纤维素 短纤维 连续 加工 方法 获得 | ||
本发明公开了阻燃纤维素短纤维的连续式加工方法和获得的阻燃纤维素短纤维,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用润涨液浸渍经开松的纤维素短纤维,使经浸渍的纤维素短纤维脱去自由水,然后任选地经热风干燥或由履带式传输帘通过高温区去除多余水分控制纤维回潮率,接着向获得的纤维素短纤维施加四羟甲基磷类化合物的阻燃剂水溶液,之后进行沥水、脱水以及烘干,接着对纤维素短纤维进行氨熏、氧化,然后进行清洗、脱水、烘干,从而获得阻燃纤维素短纤维。采用本发明制得的阻燃纤维素短纤维比现有的阻燃再生纤维素短纤维的强度提高20%以上,且阻燃性能相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素短纤维的连续式加工方法和获得的纤维素短纤维,特别地,涉及可获得更高强度的阻燃纤维素短纤维的连续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素短纤维包括棉纤维、麻纤维等天然纤维素短纤维,以及普通粘胶纤维、高湿模量粘胶纤维、溶剂纺Lyocell等再生纤维素短纤维。天然纤维素短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短纤维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和舒适性,并可以利用现有棉纺织和毛纺织设备、自由地与其它各种短纤维混纺,加工出各种纺织制品。
天然纤维素短纤维不具备阻燃功能。除了在天然纤维素短纤维纯纺、或与其它短纤维混纺、交织制成织物后再经阻燃整理获得阻燃功能外,目前尚无以纤维状态存在的阻燃天然纤维素短纤维。
再生纤维素短纤维中,有将各类阻燃剂共混到纺丝液中制得的阻燃再生纤维素短纤维:例如对普通粘胶纤维纺丝液共混施加阻燃剂制成的阻燃粘胶短纤维,虽然其氧指数可以达到30%以上,但强度最高只能达到2.1cN/dtex;对高湿模量粘胶纤维纺丝液共混施加阻燃剂制成的阻燃粘胶短纤维,例如某现有阻燃粘胶纤维的氧指数达到28%以上、强度可达到2.4~2.7cN/dtex。
阻燃面料多用来制作劳动防护服装。一件阻燃工作服,除了在一旦遭遇高温火焰时应具备阻燃效果外,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应该具有普通工作服所应该有的强度、舒适性、易照料性、及良好的外观保持性(抗皱、尺寸稳定性、色牢度等),并且作为一件劳动防护服装,所有的防护功能实际上都依附于其强度,如果面料没有足够的强度,则任何防护功能都将不复存在。因此尽管阻燃粘胶纤维具有吸湿性好、染色性好、舒适性好的优点,但其强度过低的缺陷,限制了它的使用领域。
关于阻燃整理技术,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普鲁本阻燃整理技术是四羟甲基氯化磷或四羟甲基硫酸磷等含磷小分子与尿素缩合成中等分子量预缩体粘接固着到织物的纤维表面,及部分渗入到纤维素纤维内部,然后采用氨熏的方法用氨气(NH3)对表面附着或渗入纤维内部的四羟甲基类含磷小分子进行交联,达到磷氮协效的阻燃效果。这种织物的普鲁本整理技术不能应用于短纤维阻燃化加工。因普鲁本阻燃整理技术所采用的阻燃剂主要由上述预缩体粘结在纤维表面上的,经纺纱加工中的梳理环节,会梳掉附着于纤维表面的阻燃剂,从而失去或显著降低阻燃效果。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加工阻燃纤维素短纤维的方法,其能够制造更高强度的阻燃纤维素短纤维,本发明通过对织物的普鲁本阻燃整理技术的根本性改造而提供了这样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采用四羟甲基磷类化合物结合氨熏和氧化技术,对天然的纤维素短纤维、或人造的再生纤维素短纤维进行阻燃化加工的方法和由此制得的产品。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四羟甲基氯化磷、四羟甲基硫酸磷等含磷的极性化合物渗入纤维素短纤维内部,采用连续式加工方式,将氨气渗入到纤维内部,使氨气与四羟甲基磷类化合物在纤维内部实现交联,在纤维内部形成体积显著增大从而不能洗除或难以洗出的磷氮协效的高效阻燃剂,并经氧化后使阻燃剂更加稳定,从而获得阻燃性能持久、强度高于现有阻燃粘胶短纤维的阻燃纤维素短纤维。连续式加工有利于这些阻燃纤维的大批量连续生产。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加工阻燃纤维素短纤维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开松纤维素短纤维原材料,然后由气流输送至纤维喂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芦氏阻燃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芦氏特种面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芦氏阻燃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芦氏特种面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84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叠片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特征代谢物的植物性别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