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储层砂体尖灭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8289.6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8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宪国;张涛;刘杰;黄德榕;王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G01V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三角洲 前缘 席状砂储层砂体尖灭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储层砂体尖灭点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在沉积微相图上以两条直线绘制三角洲侧缘包络线并确定包络线交点A,以曲线绘制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包络线,对钻遇席状砂的井W,射线AW为W井处的三角洲延伸方向,求取W井的“席状砂砂体厚度h—井点与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包络线距离L”数据,统计所有钻遇席状砂井点的上述数据并制作h‑L交会图,以直线拟合交会图中的数据点,读取拟合直线在L轴的截距m,m就是在三角洲延伸方向上,席状砂尖灭点与分流河道末端包络线的距离,从而确定井点钻遇的席状砂砂体尖灭点位置。本发明为确定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砂体尖灭点提供了一种简单、合理而有效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确定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储层砂岩尖灭点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三角洲前缘沉积储层是一种重要的油气储集层类型,是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重点储层类型之一。在三角洲前缘沉积中,一般作为良好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与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相比,席状砂微相沉积砂体具有厚度小、分布面积大的特点,席状砂沉积砂体沿着三角洲延伸的方向逐渐减薄至最终尖灭。席状砂砂体虽然厚度小,但砂岩分选好,储层物性较好,分布面积大,因此成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储层中一种重要的砂体类型。确定席状砂储层砂体尖灭点是三角洲前缘储层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地质任务。在井点位置,利用测井和录井资料可以很清楚的确定该井处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储层的砂体厚度,但是该井点所在的席状砂砂体平面延伸范围有多大以及砂体的尖灭点在哪里,都无法直接确定。
目前确定砂岩尖灭点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在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中,分别找到两口相邻的井,其中一口井钻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另一口井上砂岩厚度为零,取两口井平面连线上的中点,作为席状砂砂体的尖灭点;第二类方法是利用砂体地震预测结果,找到砂体分布的边界,作为砂体尖灭边界,确定席状砂砂体尖灭点。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两类方法都存在问题。对于第一类方法,确定的砂岩尖灭点位置与选取的两口井位置关系密切,而与井点的砂岩厚度无关,误差非常大。对于第二类方法,由于地震资料垂向分辨率的限制,对于厚度小于四分之一地震波长的砂体,是难以实现准确的分辨。而席状砂沉积沿着主河道流向是厚度渐变直至尖灭的,厚度小于四分之一波长的席状砂分布范围会很广,这就使得第二类方法确定的席状砂尖灭点很不准确。
针对上述两类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席状砂几何形态和数据统计的方法,用来确定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储层砂岩尖灭点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储层砂岩尖灭点的方法,具体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利用测井和地震资料绘制研究区沉积微相图;
步骤(2):在步骤(1)获得的沉积微相图上,绘制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包络线,记为曲线q;
步骤(3):在步骤(1)获得的沉积微相图上,用两条直线分别包络三角洲两侧的侧缘形态,两条直线相交于A点;
步骤(4):选取钻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储层的任意井W,射线AW作为W井处三角洲延伸方向,从测井曲线上读取该井点处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储层的砂体厚度为h;
步骤(5):在平面沉积微相图上,作射线AW,与曲线q相交于点B,将点B与井点W的距离记为L,L的地质含义为井点与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包络线的距离,获得井W的一组数据(h,L);
步骤(6):将研究区钻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储层的井点总数记为n,其中,n为自然数,对其中的每一口井,重复步骤(4)和步骤(5)的操作,对于第i口井,可以获得井点处的一组数据(hi,Li),其中,i为自然数,且1≤i≤n,hi表示第i口井钻遇的席状砂砂体厚度,Li表示该井点与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包络线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8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