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6918.1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4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伏特曼光电(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2 | 分类号: | B07C5/02;B07C5/28;B07C5/3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建平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选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选装置,其包括支架以及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的理料装置、称重装置和分料装置;理料装置包括多个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且传送速度依次增大的第一传送带;称重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以及用于获取第二传送带上物料重量的秤台;分料装置包括多个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传送带以及支撑第三传送带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活动端和铰接端,活动端与伸缩驱动件第一端铰接,伸缩驱动件第二端铰接在支架上,铰接端铰接在支架上;伸缩驱动件根据物料重量推动相应的第三传送带绕铰接端转动。本发明能够实现全自动送料称量分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人参等药材通常需要根据重量进行分级,如果采用人工分选,则劳动强度大,分选效率低,精度差。如何实现分选自动化是目前面临的问题。市面上也有一些自动化的称重分选装置,但大多需要人工一个个放置称量后再自动化分装,不能实现全自动的送料称量分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全自动送料称量分装的分选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选装置,其包括支架以及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的理料装置、称重装置和分料装置;理料装置包括多个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且传送速度依次增大的第一传送带;称重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以及用于获取第二传送带上物料重量的秤台;分料装置包括多个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三传送带以及支撑第三传送带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活动端和铰接端,活动端与伸缩驱动件第一端铰接,伸缩驱动件第二端铰接在支架上,铰接端铰接在支架上;伸缩驱动件根据物料重量推动相应的第三传送带绕铰接端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支撑件包括设置在第三传送带两端的辊以及设置在第三传送带两侧且连接辊的边框,活动端设置在边框上,伸缩驱动件为气缸。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三传送带的下方设有收集箱。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传送带沿输送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前一个第一传送带的输出端位于后一个第一传送带的输入端的上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理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方的分隔条,分隔条沿输送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分隔条由上端往下端逐渐变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分隔条在第一传送带两侧分隔出两个侧传送区域,称重装置的数目为两个,分料装置的数目为两个,一个侧传送区域的输出端分别依次连接有一个称重装置和一个分料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传送带包括在输送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前传送带和后传送带,在后传送带上的侧传送区域相对于在前传送带上的侧传送区域收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两个侧传送区域之间设有中间传送区域,中间传送区域的输出端下方设有收集槽,收集槽末端设有回收箱。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称重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传送带的沿输送方向前后两端的前辅助传送带和后辅助传送带,前辅助传送带与第一传送带相邻,后辅助传送带与第三传送带相邻,前辅助传送带和后辅助传送带两侧设有防护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分选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理料装置、称重装置和分料装置,依次实现理料、称重和分装等功能,实现了分选过程的全自动化。其中,理料装置包括多个传送速度依次增加的第一传送带,能够使每个物料之间形成一定的距离,使得每个物料能够单独通过称重装置进行称重,再由分料装置将各个不同重量的物料收集到不同的收集箱。根据物料的重量,伸缩驱动件驱动第三传送带绕铰接端转动,从而在输送路线上形成开口,物料从上一个传送带输送过来后经开口进行收集,实现了物料的自动分级收集。本发明的分选装置适用于需要称重分级的物料,尤其适用于人参等药材的分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伏特曼光电(中山)有限公司,未经伏特曼光电(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69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井间连通性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玻璃划痕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