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形状记忆材料的岩土工程测斜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6525.2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1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泉吉;龚剑;房霆宸;张阿晋;赵一鸣;贺洪煜;孙婷;梅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分类号: | G01C9/00;G01C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形状 记忆 材料 岩土 工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形状记忆材料的岩土工程测斜方法及装置,属于岩土工程监测技术领域,主要利用形状记忆材料在特定的赋形条件下的形状记忆效应,将由形状记忆材料制作的测条放入测斜管中,确保其能与周围岩土体能够发生协同自由变形,施加赋形条件使其完成变形记录工作,撤除赋形条件待其恢复至常规状态时将测条抽取出来,重新施加赋形条件对所记忆形状对照刻度直接读取变形数值。该方法能够大幅减少监测作业工作量;有效满足岩土工程大变形监测需求。该测斜装置包括驱动部、测斜管、赋形条件控制模块,测条由形状记忆材料制作而成,测条包裹在芯管当中,芯管能够对测条的赋形条件进行调节,芯管内置于测斜管内且与测斜管发生同步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形状记忆材料的岩土工程测斜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测斜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坑、桩基、边坡等岩土工程,为施工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及周边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监测依据和技术支撑。目前,岩土工程水平位移监测通常采用的是滑动式测斜仪,该类测斜仪主要由测斜管、探头、电缆和主机四部分组成。
滑动式测斜仪的工作原理:工程应用时,首先在土体(桩体、墙体)中预埋测斜管,土体(桩体、墙体)发生变形后,整个测斜管也产生相应变形,通过分段量测器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变化量,按测点的分段长度分别求出不同高程处的水平位移增量,从测斜管底部测点开始逐步累加可以得出不同高程处的水平位移,最终形成侧向变形近似曲线(折线拟合)。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应用过程中,该类滑动式测斜仪的一直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
1、工作量大;数据采集费时费力,单个测孔一般每间隔0.5m或者1.0m(受传感器测头长度的限制)采集一个数据,同时由于传感器测头偏置误差以及零点漂移误差的存在,单个测孔单次数据需要采集正测和反测两组数据用于误差消除。
2、量程受限:若岩土体产生较大变形,测斜管随同产生过大曲率,造成传感器测头无法自由通行,导致测斜孔发生“剪断”,目前虽然可以通过增加测斜管内径来减少测管被“剪断”的几率,但增加测孔内径同样会对原状地层产生“加固效应”或对桩基、围护结构造成更大的“缺陷”,产生不必要的影响,使得监测发生失真。
3、故障率高:测斜管极易被施工现场杂物堵塞或破坏,导槽极易受泥沙、粉尘、水蒸气等组合影响发生堵塞导致导轮滑行受限,而这些故障一旦出现便难于排查,甚至造成测斜管直接报废。
4、误差因素众多:测斜仪本身就存在偏置误差、零点漂移误差和旋转误差三种仪器误差;测斜导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会产生导管扭曲误差;观测过程中,由于仪器系统受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会产生环境误差;由于观测者的技术能力、工作习惯及责任心等原因造成其不能正确操作仪器、观测有误、读错数、记错值则会产生人为误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计算的基准值和假定不动点选择不当会产生计算误差,等等。
5、数据离散非连续:属于等间距离散化增量法测量,测头的长度决定了监测数据的离散度,不能精确完整描述地层变形特性。
6、测斜方向单一:目前普遍只能测两个方向上的位移曲线,属于平面内测量,对于狭长基坑等具有明显平面变形特的情况适用,但对于复杂情况下岩土体真三维水平位移特性缺乏监测能力;
7、自动化程度低;受限于该监测方法使用过程中人为因素过多、意外因素过多,基于该方法的自动化测斜的实现存在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形状记忆材料的岩土工程测斜方法及装置,利用形状记忆材料在特定的赋型条件下的形状记忆效应,将形状记忆材料制作的测条放置入测斜管中,确保其能与周围岩土体能够发生协同自由变形,对记忆形状对照刻度直接读取变形数值。该方法能够大幅减少监测作业工作量;有效满足岩土工程大变形监测需求;操作流程简便,易于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更加易于实现半自动化乃至自动化监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65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灾监控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程控器综合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