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utoCAD的绘制二维码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4355.4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2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项守宽;李乾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T11/20;G06T1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代婵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utocad 绘制 二维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utoCAD的绘制二维码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Windows系统中注册用于生成由0、1码组成的二维码数据阵列动态链接库;读取文本字符串;调用二维码数据阵列动态链接库将读取的文本字符串转换成由0、1码组成的二维码数据阵列;根据二维码数据阵列在CAD中绘制二维码。其可以在CAD图中生成包含信息比较全面的二维码,以满足设计、施工、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utoCAD的绘制二维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互联网上发布有个别免费软件可以在图纸上添加二维码处理一部分图纸信息,这类软件为非定制的软件而能够处理的信息不全面,且受Windows和CAD版本兼容性的制约,使用不方便。
如果需要全面解决图纸资料信息管理问题,一般都要针对特定的设计部门或工程项目特点定制专门的软件,在CAD图中生成包含信息比较全面的二维码,以满足设计、施工、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AutoCAD的绘制二维码方法及系统,其可以在CAD图中生成包含信息比较全面的二维码,以满足设计、施工、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utoCAD绘制二维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注册用于生成由0、1码组成的二维码数据阵列动态链接库QRBarCode.dll;
读取文本字符串;
调用二维码数据阵列动态链接库QRBarCode.dll将读取的文本字符串转换成由0、1码组成的二维码数据阵列;
根据二维码数据阵列在CAD中绘制二维码。
进一步地,创建AutoCAD菜单及主控模块,利用菜单宏命令调用主控模块,主控模块根据菜单宏命令首先调用字符文本信息获取模块获取制作二维码的文本字符串,然后,主控模块控制二维码数据阵列生成子模块调用二维码数据阵列动态链接库QRBarCode.dll将读取的文本字符串转换成由0、1码组成的二维码数据阵列;最后,主控模块调用二维码绘制模块根据二维码数据阵列在CAD中绘制二维码,实现CAD图纸信息二维码图形的自动生成;文本字符串通过文本文件的形式传送给二维码数据阵列生成子模块;二维码数据阵列以文件的形式传送给二维码绘制模块。菜单是用于人机对话的,用户通过屏幕菜单操作应用程序;主控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意图适时调用其他各个模块。
进一步地,创建一个主进程外COM服务器,将调用QRBarCode.dll阵列函数的二维码数据阵列生成子模块封装为COM服务器的相关接口,供主控模块调用。COM即组件对象模型,是Component Object Model取前三个字母的缩写简单地说,COM是一种跨应用和语言共享二进制代码的方法。这里的服务器是指用于完成特定功能的程序。
进一步地,调用二维码数据阵列动态链接库QRBarCode.dll将读取的文本字符串转换成由0、1码组成的二维码数据阵列,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二维码数据阵列生成子模块读取文本字符串,调用动态链接库QRBarCode.dll内部封装的阵列函数,将读取的文本字符串转换成由0、1码组成的二维码数据阵列,并将该二维码数据阵列中0、1数据依次取出,存储到指定的数据文件,供二维码绘制模块读取;
二维码数据阵列动态链接库QRBarCode.dll内部封装函数的返回值为文本字符串转换为二维码的01码数据阵列。
进一步地,利用AutoCAD中内嵌的编程环境编制宏代码,获取准备生成二维码的文本字符串,将文本字符串输出至指定的文本文件,供二维码数据阵列生成子模块读取。这里的宏代码特指AutoCAD环境里的主控程序代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43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