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类零件淬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3138.3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4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松;殷强浩;崔洪芝;宋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9/28 | 分类号: | C21D9/28;C21D1/667;C21D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淬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类零件淬火方法及装置,在待淬火的轴类工件上施加预扭矩,施加预扭矩的轴类工件转动,进行感应加热,加热设定时间后,对轴类工件进行冷却,采用本发明的淬火方法,淬火后工件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好,硬度提高,硬度梯度分布更加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淬火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类零件淬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轴类零件按照工作状态可以分为心轴和传动轴,承受弯曲、扭转、压缩、冲击等一种或多种负荷,多数是在磨损和疲劳条件下工作。因此,轴类零件需要比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同时表面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机械加工制造工序中,轴类零件一般要通过调质预先热处理和感应淬火最终热处理。热处理工艺的选择及处理性能直接影响着轴类零件的使用寿命。感应淬火,顾名思义即运用感应线圈通过涡流进行加热,他是通过集肤效应(表面与里面加热速度不一样,集中表面加热的一种效应)与感应加热(给线圈通电运用涡流进行加热)两者合二为一进行的加工的一种加工方式。这种加热方式,加热效率高,加热温度高,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且易于控制,安全可靠且操作方便。
但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轴类零件采用感应淬火工艺后,工件表面存在着残余拉应力,降低了工件的疲劳寿命,降低了工件的抗腐蚀强度和抗磨损性能,且工件表面至芯部的硬度梯度分布不合理,工件表面硬化层硬度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轴类零件淬火方法,有效提高了淬火后工件的疲劳寿命,提高了工件的抗腐蚀强度和抗磨损性能,使工件的硬度梯度分布更加合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轴类零件淬火方法,在待淬火的轴类工件上施加预扭矩,施加预扭矩的轴类工件转动,进行感应加热,加热设定时间后,对轴类工件进行冷却。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轴类零件淬火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一端固定驱动总成,所述驱动总成与固定件连接,固定件能够与待淬火零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机身另一端设置有支座,支座能够沿机身运动,调节与驱动总成的距离,所述支座固定有与固定件同轴设置的扭矩限制器,扭矩限制器能够与轴类零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总成和扭矩限制器之间设置有感应线圈和喷水管,所述感应线圈和喷水管能够在扭矩限制器和驱动总成之间移动,实现对轴类工件不同部位的感应淬火。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采用三爪卡盘,所述三爪卡盘与驱动总成连接,三爪卡盘能够夹紧待淬火的轴类工件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与第一丝杠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丝杠传动机构包括两端与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在机身上,所述第一丝杠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支座固定连接,丝杠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滑块和支座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与导向轨道滑动连接,用于对第一滑块的运动进行导向,所述导向轨道固定在机身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丝杠的端部固定有手柄,用于带动第一丝杠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线圈及喷水管与第二丝杠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丝杠传动机构包括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的两端与固定在安装板上的第二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杠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感应线圈及喷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杠一端与固定在安装板的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能够带动第二丝杠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喷水管采用圆环型结构,包括圆环型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喷水管及感应线圈与固定件及扭矩限制器的轴线同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31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