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气孔的耳内式助听器气孔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6728.3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3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曹桐安;陈海燕;方艺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鹭宏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气孔 耳内式 助听器 | ||
本发明适用于助听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气孔的耳内式助听器气孔,包括壳体组件和气孔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入耳部和限位部;通过在限位部和入耳部的相对侧开设内气口和外气口,并在限位部的内腔设置消音室,并在消音室的内腔设置横隔片和竖隔片,在波长为λ的啸叫声波从外气口传入外气道,并沿着外气道向内气道和内气口的一侧传播过程中,当声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相干波,并分别通过r1和r2的路程,由于r1与r2的差值满足半波长λ/2的奇数倍,当两束相干波传输至b点时即可达到消声的目的,避免了传统的耳内式助听器在侧面加一个直通气孔来解决堵塞感的问题,但又会引发声音的反馈而造成的啸叫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助听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气孔的耳内式助听器气孔。
背景技术
助听器是有助于听力损失者改善听觉障碍,进而提高与他人回话交际能力的装置。耳内式助听器助听器在佩戴时是放置于耳道内的,这样佩戴舒适,容易取戴,能充分利用外耳的声音收集功能,其隐蔽性好,比较不引人注目。
由于耳内式助听器在佩戴是放置于耳道内的,其将耳道与外界空气的通道堵塞,在长时间佩戴时,容易导致耳朵不透气(气压差)而感到不舒服;另外对助听器的使用寿命也有一定影响。传统的耳内式助听器在侧面加一个直通气孔来解决堵塞感的问题,但又会引发声音的反馈而造成的啸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气孔的耳内式助听器气孔,旨在解决传统的耳内式助听器在侧面加一个直通气孔来解决堵塞感的问题,但又会引发声音的反馈而造成的啸叫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气孔的耳内式助听器气孔,包括壳体组件和气孔组件;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入耳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入耳部一体成型,且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入耳部的一侧;
所述气孔组件包括外气口、外气道、消音室、横隔片、竖隔片、内气道和内气口,所述外气口开设于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入耳部的一侧壁,所述外气道开设于所述限位部的内腔,且所述外气道与所述入耳部相连通,所述消音室开设于所述外气道远离所述外气口的一侧,所述消音室与所述外气道相连通,所述横隔片与所述消音室固定连接,且所述横隔片套设于所述消音室的内腔,所述竖隔片与所述横隔片固定连接,且所述竖隔片位于所述横隔片一侧的中心处,所述内气道开设于所述消音室远离所述外气道的一侧,且所述内气道与所述消音室相连通,所述内气口开设于所述入耳部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壁,所述内气道与所述内气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麦克口,所述麦克口位于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入耳部的一侧壁。
优选的,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与所述限位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开关按钮位于所述麦克口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拉线,所述拉线与所述限位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拉线位于所述外气口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拉珠,所述拉珠与所述拉线固定连接,且所述拉珠位于所述拉线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电源口,所述电源口开设于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入耳部一侧壁的中心处。
优选的,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记忆海绵套,所述记忆海绵套与所述入耳部和所述限位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记忆海绵套套设于所述入耳部和所述限位部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竖隔片的两侧设有a点和b点,所述a点和b点均位于所述外气道和所述内气道的中心线上,所述a点至b点两侧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所述r1与所述r2的差值为传入所述外气道内腔的半波长的奇数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鹭宏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鹭宏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67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