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电网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33501.3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7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孝山;曹顶法;周正龙;易柯楠;刘杰;刘正方;陈林;刘健;魏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拓新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8 | 分类号: | H02J3/48;H02J3/38;H02J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鲍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网控制方法,通过获取并网端用电超需量的第一临界功率值以及并网端功率倒送的第二临界功率值;然后实时采集并网端的用电功率以及用户端的发电功率;并根据所述第一临界功率值、第二临界功率值及所述并网端的用电功率适应性调整所述用户端的发电功率,以达到用户端的功率供需平衡。本发明的微电网控制方法控制过程简单,可在调节过程中有效降低耗电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微电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飞速发展,传统化石能源日渐枯竭,为满足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发展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各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和技术方向。新能源分布式接入电网,有利于就地分散利用以及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在用户侧积极发展和规模化接入分布式光伏/储能电源的趋势下,构建运行模式灵活、响应用户侧用电管理需求和用能质量提高的微电网,是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利用、发挥分布式光伏/储能发电系统效能的有效方式。
由于分散式新能源发电的接入,使原有的电力调度变得模糊,区域的微网控制使得潮流不再单向由“电源流向用户侧”,从而增大了配电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并网,客观上改变了电力系统瞬时平衡的电力供应模式,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另外,由于对于用户侧的微电网建设,是一个渐进推进的过程,没有统一规范的行业技术规范,对于分散式新能源发电的投退和调整,多数是人工调整的方式,造成了用户侧微电网功率供需的复杂性以及经济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电网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微电网功率控制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电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获取并网端用电超需量的第一临界功率值以及并网端功率倒送的第二临界功率值;
实时采集并网端的用电功率以及用户端的发电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临界功率值、第二临界功率值及所述并网端的用电功率适应性调整所述用户端的发电功率。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临界功率值、第二临界功率值及所述并网端的用电功率适应性调整所述用户端的发电功率,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并网端的用电功率大于所述第一临界功率值时,增大用户端的发电功率,若用户端的发电功率已达到发电设备的最大出力,则按照预设负荷级别逐级切除部分负荷,直至所述并网端的用电功率小于所述第一临界功率值;
当检测到所述并网端的用电功率小于所述第二临界功率值时,减小用户端的发电功率,直至所述并网端的用电功率大于所述第二临界功率值。
优选地,所述用户端的发电功率包括储能设备的放电功率、燃机的发电功率以及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
所述增大用户端的发电功率,包括:
顺次增大所述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所述储能设备的放电功率以及所述燃机的发电功率;
所述减小用户端的发电功率包括:
顺次减小所述储能设备的放电功率、燃机的发电功率以及光伏设备的发电功率。
优选地,所述用户端的发电功率至少包括储能设备的放电功率,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临界功率值、第二临界功率值及所述并网端的用电功率适应性调整所述用户端的发电功率,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并网端的用电功率小于所述第一临界功率值且大于所述第二临界功率值时,获取储能设备的预设充放电功率曲线;
由所述储能设备的预设充放电功率曲线,得到实时储能设备的计划功率;
根据所述储能设备的计划功率适应性调整所述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拓新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拓新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3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