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制航空煤油的双功能核-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32685.1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5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赵欢欢;王以臣;施伟光;陈彦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C10G2/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二氧化碳 加氢 航空 煤油 功能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制航空煤油的双功能核‑壳催化剂的制备,涉及核壳型催化剂制备,其由合成Cu‑Fe/SiO2催化核心、合成meso‑TiO2@Cu‑Fe/SiO2核‑壳催化剂、meso‑TiO2前驱液的制备、meso‑TiO2@Cu‑Fe/SiO2核‑壳催化剂的制备四个步骤构成。通过核心催化反应,在催化体系内消耗壳层反应产物CO,将壳层催化剂的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不但提高壳层催化剂的转化率,进一步提高了整体催化剂的总体转化率。活性组分Cu‑Fe的比例直接影响产物碳链的长度,而助剂则通过对Cu‑Fe/x‑SiO2的酸位强度,弱酸位和强酸位的配比等因素进行调控,提升C8‑C16烷烃的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壳型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制航空煤油的双功能核-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煤油作航空涡轮发动机的燃料,具有密度适宜,热值高,燃烧性能好,积碳量少;低温流动性好,热安定性和抗氧化安定性好,洁净度高,对机件腐蚀小等优势,适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使用,在民用和军用航空飞行器中广泛使用。与其他运载工具不同,由于航空飞行引擎对燃料的能量密度及重量的特殊要求,目前的航空煤油无法被新能源动力所取代。航空煤油主要由含碳数为C8-C16的烃类化合物组成,目前的来源主要以石油炼化产品为主,也可通过煤的液化工艺、天然气液化和生物质的液化获得。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航空煤油的来源也将随之锐减。生物质液化虽然是可再生能源,但其主要成本在于含油生物质的规模化收集,目前尚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因此,开发可再生资源生产航空煤油工艺,是关系到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大事。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温室气体,随着工业的发展,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大量的使用,使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逐年增加。19世纪初,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约为280ppm,而2019年5月已经超过415ppm,预计到2050年,其浓度将达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加剧了全球变暖的速度,对地球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破坏,因此,二氧化碳的减排,收储和利用,是目前各国科学家共同面临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复合材料的广泛研究与开发、应用,为新型催化剂的设计和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中,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时,其独特的结构改善了传统催化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能,是传统催化剂改性和新型催化剂设计的一种新方法,获得了性质特异的核-壳结构催化剂,TiO2作为载体具有与催化剂金属活性组分强相互作用,抗积炭和抗中毒能力强等优点,在催化加氢过程中显示出优良的活性。但TiO2同时具有比表面积小(一般<50m2/g),孔容小和热稳定性差(TPR过程出现转晶或结构坍塌现象)的缺点,因此限制了它作为Ni2P催化剂载体。李冬燕等以噻吩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Ni负载量和前驱体的Ni/P摩尔比对Ni2P/TiO2催化剂的HD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负载量的增加使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分散性变差,使活性中心的Ni2P晶粒长大变为Ni12P5物相,而较低的Ni负载量虽然分散性好,但由于其负载少,噻吩转化率仍然不高;而Ni2P/TiO2催化剂的脱硫活性随P含量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因为适当增加起始P含量,催化剂上Ni2P的晶粒度减小,活性组分在表面的分散度高,催化剂有较好的脱硫活性,进一步增加起始P含量,易导致催化剂表面的P过剩,比表面积减小,脱硫活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26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