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聚乙烯接头成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2415.0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4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宏伟 |
主分类号: | B29C37/02 | 分类号: | B29C37/02;B24B9/20;B29L3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聚乙烯 接头 成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聚乙烯接头成型设备,其结构包括:入料斗、成型箱、打磨箱,所述入料斗设于成型箱顶部位置并与其相互联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结构上设有打磨箱来解决这个问题,打磨箱用于打磨加工生产完成的接头,通过用于打磨加工生产完成的接头够将突起的多余管道衔接线条进行削除,使其形成一个相对较为平直的端面,其次利用磨轮在与管道接触的瞬间能够基于旋转动力将两者间的摩擦力放大,从而将管道表面的毛刺进行打磨并消除,解决管道接头在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线条溢出与毛刺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管道聚乙烯接头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塑料由于其不断的被开发和应用,加之成型工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极大地促进了成型模具的开发与制造,随着工业塑料和日用塑料制件的品种和需求的日益增加,而且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也越来越短,对塑料和产量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管道接头而言,可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来进行生产,但模具设计时需要注意到侧抽芯问题,因为分型面处不可避免的会在塑件上留下溢料痕迹,所以在接头的转角位置很容易发生产品缺陷问题,基于以上前提,本案研发了一种管道聚乙烯接头成型设备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道聚乙烯接头成型设备,其结构包括:入料斗、成型箱、打磨箱,所述入料斗设于成型箱顶部位置并与其相互联通,成型箱底部联接打磨箱,入料斗为设备的原料倒入结构,利用其自身矩形框架结合梯形框架而成的结构特点,能够形成一个开口宽大底端聚拢的构造,能够增强设备的原料倾倒速度,防止原料在导入设备的过程中由于气压溢出速度较慢造成原料从侧边位置冒出,避免造成原材料浪费的现象发生,成型箱为聚乙烯接头的注塑成型工作空间,是用于生产制造管道聚乙烯接头的核心结构,利用其整体为长条矩形框架结构能够满足大容量、长尺寸的管道接头制造需求,打磨箱则是用于打磨加工生产完成的接头,进一步提升管道接头的平整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成型箱由加热管、控温管、注塑腔组成,所述加热管依次分布排列于箱内顶部位置,加热管下方位置设有控温管且两者相互连接,控温管位于注塑腔内,加热管等距排列在成型箱顶部位置,其目的在于平均分配所散发的热量,使其向下辐射并避免热量分散不均造成管道生产原料的凝结程度不同,造成产品整体硬度不均而导致管壁瑕疵,控温管用于调控加热管的温度,两者之间的内部构造相互连通并可实现同步运转,根据控温管的热量感应功能来实现对加热管的温度把控,防止热量无法达到生产标准要求,注塑腔为聚乙烯原料的注塑通道,主要是将原料进行输送以实现接头的注塑作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削切装置由冲压座、三角块、裁切片组成,所述冲压座底部联接三角块,三角块侧边设有裁切片,冲压座为削切装置的动力结构,主要用于为其他构件提供动力势能来源,通过下压的瞬时动能将重量转换为三角块的下切动力,三角块的三角截面能够快速向下切入,并且在其纵向直角边平整等距排列的裁切片能够对管道聚乙烯接头与其相接触的位置进行快速的轻微削切,其水平于管道表面的微小间距能够将突起的多余管道衔接线条进行削除,使其形成一个相对较为平直的端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磨轮由转轴、磨砂齿轮、承压座组成,所述转轴表面侧边设有磨砂齿轮,承压座位于转轴底部位置且两者相互连接,转轴为磨轮的动力结构,利用转轴在高速运转时所产生的旋转作用力带动起表面的磨砂齿轮与管道表面实现接触,磨砂齿轮为高强度金属材料所制成的粗糙磨砂面物体,在与管道接触的瞬间能够基于旋转动力将两者间的摩擦力放大,从而将管道表面的毛刺进行打磨并消除,承压座为磨轮与设备底部相互连接的部件,同时也是为磨轮提供支撑与稳定的固定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弯头推杆由塑形冲头、滑套、弹簧推杆组成,所述塑形冲头侧边设有滑套,滑套活动连接弹簧推杆,塑形冲头整体为圆滑倒角结构的杆体组成,其末端采用柔性材料包裹,能够在接触管道弯头的瞬间实现具有缓冲作用的压制动作,同时经过滑套的轨道结构能够使得弹簧推杆的拉伸弹力将作用力转移到塑形冲头上,为其提供弯头冲制兼抛光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宏伟,未经陈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2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制品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沸石转轮吸附浓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