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碳材料的高充电接受能力铅酸蓄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2323.2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6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黄贺;赵林克;梁振和;胡杰;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20 | 分类号: | H01M4/20;H01M4/62;H01M4/73;H01M10/0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李兵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材料 充电 接受 能力 蓄电池 | ||
采用碳材料的高充电接受能力铅酸蓄电池,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负极组分包括铅粉、硫酸钡、碳材料、石墨、木素、纤维,且各组分的百分比为铅粉:硫酸钡:碳材料:石墨:木素:纤维=1000:8:10:10:3:0.9;所述正极组分包括铅粉、浓硫、纤维、硫酸钾,且各组分的百分比为铅粉:硫酸:纤维=1000:94:0.9。本发明从电池负板配方、板栅设计以及和膏工艺上来实现电池在提升充电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不影响电池的寿命和低温启动能力;可有效的适应现今的市场,使用范围广,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铅酸蓄电池的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采用碳材料的高充电接受能力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铅酸电池充电后,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放电后,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
随着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具备微混功能的起停系统在车上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此系统对电池要求寿命不但高,而且需要更高的充电接受能力,这是和中国目前车辆使用状况有关;中国私家车多用于上下班使用,路况以多红灯短程为主,这就导致了电池容易亏电。从目前上市场反馈的结果,由亏电引起的EFB(加强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电池失效占到了总失效的65%以上,因此急需一种高充电接受能力的铅酸蓄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采用碳材料的高充电接受能力铅酸蓄电池,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采用碳材料的高充电接受能力铅酸蓄电池,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负极组分包括铅粉、硫酸钡、碳材料、石墨、木素、纤维,且各组分的百分比为铅粉:硫酸钡:碳材料:石墨:木素:纤维=1000:8:10:10:3:0.9;
所述正极组分包括铅粉、硫酸、纤维,且各组分的百分比为铅粉:硫酸:纤维=1000:94:0.9。
进一步地,所述碳材料为链状结构,且其比面积为1300-1550m2/g。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组分制成的板栅采用放射性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组分合膏的方法包括:启动合膏主机,加入铅粉、硫酸钡、碳材料、石墨、木素、纤维,混匀450秒,加入去离子水,240秒后加入硫酸,搅拌至温度低于45℃。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组分合膏的方法包括:启动合膏主机,加入铅粉和纤维,混匀120秒后,加入去离子水,240秒后加入硫酸,搅拌至温度低于45℃。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合膏制备过程中控制温度在65℃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从电池负板配方、板栅设计以及和膏工艺上来实现电池在提升充电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不影响电池的寿命和低温启动能力,可有效的适应现今的市场,使用范围广,高效。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碳材料分子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正极板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正板SEM扫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实验一和实验二的静态充电接受能力测试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第一种状况下的动态充电接受能力测试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第二种状况下的动态充电接受能力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2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