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型无插孔墙壁插座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2051.6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8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吕中意;赵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44 | 分类号: | H01R13/44;H01R13/447;H01R13/46;H01R13/502;H01R13/641;H01R27/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安娜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插孔 墙壁 插座 | ||
本发明属于电器技术,具体为旋转型无插孔墙壁插座。包括底盒、内盖和外盖,所述的内盖设于底盒的底部,所述的外盖盖在内盖的外部;所述的底盒包括外壳、与外壳连接的电气元件盒,外壳上设有插座通电铜片;所述的外盖中心加工卡入槽。插座具有卡入位置、旋接正常位置结构,能与插座配合使用,结构简单,可依需自由使用三角插头和直角插头,使用方便。卡入、旋接指示角及滚珠体可提供视觉、触觉、听觉上的三重操作指示与反馈,操作更简单;通电铜片不再暴露于外部环境,只可通过旋转连接,尖锐金属不小心探入亦不可能发生触电问题,提升插座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型无插孔墙壁插座。
背景技术
插头和插座是日常生活中电器设备上的必须部件,墙壁插座更是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品,因插座内部接线柱上的压片厚度不一、防触电保护结构不一,用户拔插插头时常有插头不易插入和不易拔出的情况;现有插座虽有防触电保护结构,但插孔依旧直接面对用户,尖锐金属不小心探入仍有可能发生触电情况。
现有技术关于解决插座及相关产品不易插入和不易拔出问题的方案,如下面两项:
中国专利CN201810897802汪健公开了《一种方便单手操作快速拔取插头的插线板》是一个通过推动操作将模块弹起一定高度,减小插排内部金属片夹紧力度,把插头和插座分离的结构。缺点是:一是未考虑插入时的困难,二是拔出操作较为复杂,三是不能解决尖锐金属不小心探入可能发生的触电问题。
中国专利CN201710876366武汉嘉讯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防触电安全插座》,使用插头的金属片通过安全孔推动安装在滑动槽内的防触电安全板,以打开插孔再插入使用,不使用内挡板结构,无需大力插拔。缺点是:一是操作复杂,二是插脚插入插孔时仍存在不能一次性准确插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型无插孔墙壁插座,解决了传统插头不易插入和不易拔出的问题,同时改变防触电保护方式,提升插座插头的防触电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旋转型无插孔墙壁插座,包括底盒、内盖和外盖,所述的内盖设于底盒的底部,所述的外盖盖在内盖的外部;所述的底盒包括外壳、与外壳连接的电气元件盒,外壳上设有插座通电铜片;所述的外盖中心加工卡入槽。
所述的外壳上设有滚珠体。
所述的卡入槽的形状与插座的形状相配合。
所述的卡入槽的形状为圆形加上外围的三道矩形长槽,三道矩形长槽相对于圆形成放射状均匀分布。
所述的外壳中心安装卡柱。
所述的外盖上加工卡入指示角和旋接正常指示角。
所述的内盖设有用于安装插座通电铜片和卡柱的安装孔。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如下:插座具有卡入位置、旋接正常位置结构,能与插座配合使用,结构简单,可依需自由使用三角插头和直角插头,使用方便。卡入、旋接指示角及滚珠体可提供视觉、触觉、听觉上的三重操作指示与反馈,操作更简单;通电铜片不再暴露于外部环境,只可通过旋转连接,尖锐金属不小心探入亦不可能发生触电问题,提升插座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旋转型无插孔墙壁插座底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转型无插孔墙壁插座内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旋转型无插孔墙壁插座外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转型无插孔墙壁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插头卡入插座的示意图;
图6为插头在插座内旋转通电的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2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热固性塑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旋转型无插脚插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