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液等离子体裂解重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1933.0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3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程昌明;王珂;陈伦江;兰伟;刘川东;赵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3G7/04 | 分类号: | F23G7/04;F23G5/027;F23G5/46;F23G5/5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安娜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有机 废液 等离子体 裂解 重组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液等离子体裂解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等离子体炬(2)点火预热,将裂解区(3)温度达到800~1000℃;
2)将含氟有机废液放置在废液储罐(1)中,加热至80~100℃,在裂解区产生裂解气体;
3)将裂解气体与空气混合,混合体积比为1.5:1~1:1,在900~1000℃的温度下燃烧,产生烟气混合物;
4)烟气混合物冷却至100~180℃;
5)将步骤4)冷却后的烟气混合物喷入碱液中和,降温至30~70℃;
6)将步骤5)的中和后的烟气混合物进行除雾后排放至烟囱(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液等离子体裂解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产生的烟气混合物直接通过应急泄爆阀(14)进行应急排放至烟囱(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液等离子体裂解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等离子体炬(2)点火预热的过程中添加硼硅酸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液等离子体裂解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废液储罐(1)的含氟有机废液可通过雾化头进入等离子体电弧区域裂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液等离子体裂解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产生的灰渣通过灰渣收集器(4)排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液等离子体裂解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的碱液中和为两次碱液中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液等离子体裂解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将含氟有机废液与压缩空气混合按照体积比1.5:1~1:1混合后放置在废液储罐(1)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有机废液等离子体裂解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离子体炬(2)的工作气体中混入10~30%体积的水蒸气。
9.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液等离子体裂解重组系统,包括等离子体炬(2)、裂解区(3)和重整室(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裂解区(3)位于重整室(5)一侧的下端,在裂解区(3)的端部连接等离子体炬(2),重整室(5)一侧通过管道依次急冷塔(7)、碱洗塔和除雾器(10),除雾器(10)通过引风机(12)连接烟囱(1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液等离子体裂解重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洗塔包括一级碱洗塔(8)和二级碱洗塔(9),其下方碱液槽(11),重整室(5)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应急泄爆阀(14),应急泄爆阀(14)通过管道连接烟囱(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19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竹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大宗商品交易电商运营平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