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PU/非织造布弹性层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31865.8 | 申请日: | 2019-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4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羽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27/12;B32B27/40;C08L75/04;C08K5/11;C08K5/12;C08J5/18;B29D7/01;B32B7/12;B32B37/12;B32B37/10;B32B27/20;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王铭陆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pu 织造 弹性 层压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PU/非织造布弹性层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TPU/非织造布弹性层压复合材料依序包括改性TPU薄膜层、胶水层、非织造布层,所述改性TPU薄膜层由TPU颗粒100份和TPU改性剂3份制备而成。同时在所公开的制备方法中,采用了烘干定型、涂布、改性、塑化、过滤、压延等制备工艺。制备而成的TPU/非织造布弹性层压复合材料,具备较好的透气效果和力学性能,适用于制造气胀式救生衣、充气船、充气帐篷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PU/非织造布弹性层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非织造布是一种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具有多学科技术交叉的特点。近年来,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在纺织领域发展非常迅猛,被认为是未来纺织工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弹性非织造布有较好的延展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用纺织品、医疗卫生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各研究单位及企业的重视。弹性的非织造布的出现,不仅扩宽了现有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而且提高了非织造布的附加值。
TPU即热可塑性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由低聚物多元醇软段与二异氰酸酯-扩链剂硬段构成的线性嵌段共聚物。TPU可以被流涎、吹膜、压延或涂层做成薄膜,具有弹性好、强韧、耐磨、耐寒性好、环保无毒的优越特性。TPU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经粘结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鉴于上述两种纺织材料各自的特点,如何能够将非织造布和TPU材料通过一定工艺方法结合,形成一种兼具二者优势的新型纺织材料,就成为研究人员日益关注的重点。
发明内容
基于当前尚未有兼具TPU材料和非织造布特点的新型纺织材料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TPU/非织造布弹性层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TPU/非织造布弹性层压复合材料,所述弹性层压复合材料依序包括改性TPU薄膜层、胶水层、非织造布层,所述改性TPU薄膜层由TPU颗粒100份和TPU改性剂3份制备而成。
本发明通过对TPU材料进行改性,对TPU纺织材料及与非织造布的结合稳定性进行了有效的改善,同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曲折性和拉伸强度,对于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TPU改性剂为偏苯三酸三辛酯和尼龙酸二异丁酯所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偏苯三酸三辛酯和尼龙酸二异丁酯的重量份数比为(5-8):(2-4)。
更进一步的,所述偏苯三酸三辛酯和尼龙酸二异丁酯的重量份数比为2: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TPU/非织造布弹性层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非织造布作为基布在110-120℃的温度条件下烘干定型;
2)按照90-120g/m2的上胶量将胶水均匀涂布在已烘干定型的非织造布表面上,并于烘箱中高温去除溶剂,得到具有胶水层的非织造布;
3)将TPU颗粒和TPU改性剂按照100:3的重量份数比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在110-115℃的温度下按照800-1000 r/min的搅拌速率加热搅拌,搅拌时间8-10分钟,得到改性TPU混合料;
4)将改性TPU混合料经塑化、过滤、压延,得到改性TPU薄膜;
5)将改性TPU薄膜与具有胶水层的非织造布经贴合机贴合后加压收卷,得TPU/非织造布弹性层压复合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TPU改性剂为偏苯三酸三辛酯和尼龙酸二异丁酯所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偏苯三酸三辛酯和尼龙酸二异丁酯的重量份数比为(5-8):(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羽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羽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18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